10.5 寸 iPad Pro 的学术应用体验——兼论 iPad 的「生产力」迷思

2017-07-07

「iPad 与生产力」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每次 iPad 硬件或 iOS 软件迭代,都会促使这个话题被重新翻出来讨论。今年适逢 iPad Pro 和 iOS 11 同步更新,「生产力」再次成为热词也毫不奇怪了。

然而,iPad 生产力讨论了这么多年,似乎从来没有一个定论。说到底,症结在于我们对于到底什么是生产力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如果讨论都不存在一个共同的基础,观点分裂就再正常不过了。何况,「生产力」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不同用户在不同语境下可以作出不同的解读。

其实,中文语境下的「生产力」一词多少有些误导性质,本身听起来很玄乎,似乎如果不「生产」出些什么,就没有生产力可言;这就将很多用户排除于讨论之外了。但从生产力对应的英文原文 productivity 来看,其更常见的翻译应当是「效率」,App Store 也以此作为 app 的一个类别。从这个角度理解,对相当数量的用户而言,所谓生产力无非就是一种方便或高效地完成给定任务的方法或能力

当然,不同层次的用户对生产力的要求不同。学生、职场人士看重资料的检索阅读和文档的编辑管理;内容生产者看重创作工具的丰富程度和多媒体文件的兼容性;程序员等传统意义上的「Power User」则往往偏好更高的性能。但无论需求如何变化,对便捷和效率的追求是共通的——它们是衡量生产力的尺子。说到底,如果 iPad 能提高我们处理事务的便捷程度和效率,那就是「适合生产力」;反之,就是「不适合生产力」。

不同层次的「生产力」

以我自己为例。作为文科专业的学生,我对计算设备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于阅读和写作两大方面。之前的近三年时间中,我一直尝试使用 iPad Air 2 来实现这些需求。应当肯定,这是一部相当令我满意的设备:轻薄的设计保证了便携性和长时间阅读的舒适度,颇具前瞻性的配置也使其在服役一千多天之后仍然不显疲态。不过,iPad Air 2 仍然留下了一些遗憾,也正是这些缺陷促使我升级到了 10.5 寸 iPad Pro。

就阅读方面而言,9.7 寸的屏幕虽然用任何标准来衡量都不能算「小」,但对于经常需要阅读扫描版 PDF 的学生来说,这个尺寸其实处于舒适与否的临界点上。以常见的 A4 尺寸 PDF 为例,iPad Air 2 的屏幕实际尺寸只相当于其面积的一半不到(约 46.8%),而 10.5 寸 iPad Pro 则可以达到其面积的 54.7%。这种差异反映到实际感受中,就是用前者长时间阅读 A4 幅面的论文很容易因字小而感到疲劳,而后者则明显舒适一些。纵向握持阅读网页时,10.5 寸 iPad Pro 在短边上多出的 88px(以逻辑像素计)则能让文字两侧的留白明显更多,而不至于感到局促。值得一提的是,iPad Pro 额外的性能也明显提高了翻阅和打开扫描版 PDF 的速度,并显著减少了标签多开的 Safari 和 MarginNote 这类资源消耗较大的 app 在后台中被杀死的概率,节省了不少重新载入的等待时间。

A4 纸与 iPad 屏幕尺寸

此外,Apple Pencil 支持也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阅读的体验。这乍听起来或许不那么容易理解,毕竟 Apple Pencil 主要是为内容创作服务的。但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手里多一支可以随时标记和涂画的笔,确实能使得屏幕阅读的感受更接近纸书阅读,这种沉浸感也有助于提高专注度。再者,Apple Pencil 作为一个额外的输入设备,能一定程度上分担原本全部由手指实现的交互任务。如仅用手指在 PDF Expert 中批注时,单指手势被批注工具占用,必须用双指滑动才能翻页,快速操作时容易发生误触;而 Apple Pencil 的加入分担了批注的功能,翻页操作又可以只靠单指实现了,更加自然和方便。Apple Pencil 也非常适合高亮、划线这类需要精准点触的场合,避免因手滑而多高亮一个字这类「逼死强迫症」的情况。

用 MarginNote 结合 OmniOutliner 制作教材大纲

收到 iPad Pro 时正值期末季,需要大量复习和背诵。复习中,我个人的习惯是一边看资料,一边抄写或默写出重点内容,以辅助记忆并发现遗漏的要点。之前使用 iPad Air 2 时,我必须在旁边备上纸笔;换用 iPad Pro 之后,只要通过分屏功能同时打开 PDF Expert 和笔记软件(我经过比较选择了 GoodNotes,主要看中其文本识别功能和较为自然的墨水效果),就可以一边参照课件、一边把屏幕当作草稿纸来勾画了。这种数字化的「草稿纸」可以任意涂改和圈选移动(即多数软件都具有的「套索」功能),也省去了我为制作一张整洁的复习提纲/图表而反复比划、抄写的时间。

用 GoodNotes 手写的复习纲要及导出的可复制 PDF

可见,在阅读需求方面,iPad Pro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效率,并实现了一些之前难以单靠 iPad 实现的需求。根据上文提出的判断标准,它显然是「适合生产力」的。

然而,在实现写作需求方面,情况就不这么乐观了。

首先,iPad 并非一个完美的长文本录入工具。受到尺寸和键盘手感限制,iPad 在面对课堂笔记或短小记录一类场景时尚可胜任,但若用来码动辄上万字的课程论文,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即使手指可以勉强忍辱负重,颈椎恐怕也会提出抗议。

快捷键支持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 iPad 作为写作设备的效率。在 Mac 上,通过将 Caps Lock 和 Control 键互换,结合系统全局支持的几个类 Emacs 快捷键(如 Control-F/B 前后移动光标,Control-A/E 移动到段首或段尾),可以做到在大量输入中手指不离键盘热区,习惯后效率提升十分明显;iPad 则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定制能力。

其次,学术写作的很多需求难以只靠 iPad 完成。例如,参考文献的管理和引注是论文写作的必要环节,而这在 iPad 上目前还是很不方便的。固然 iPad 上也有 Papers 等文献管理类 app,但且不提沙盒机制使其无法发挥与 Mac 上相同的功能,它们对于国内常用的知网、万方等中文文献平台的支持也很有限,因此改用电脑手动处理恐怕还是目前更为现实的选择。

再如,学术论文一般对格式有严格要求,如必须使用特定的封面、字体、行距等等。在电脑上,可以用模板、样式、格式刷、宏等一系列工具快速处理;iPad 上虽然也有类似功能,但不得不承认在密集的格式设置中,触摸操作的效率始终比不上键盘鼠标的传统组合。另外,中文排版环境的一些特殊要求(如中文字体、段首缩进)目前也只有在电脑端才被良好支持。

iPad 上处理中文文档常见的字体缺失问题

正是由于受到上述限制,无论是旧的 iPad Air 2 还是新的 iPad Pro 都不能替代我使用电脑写作的效率。因此,在写作需求上,iPad 还不能胜任「生产力设备」的职责。对我而言,它目前还只能作为学术写作前期收集资料和零碎思考的笔记本,而成体系的写作和后期排版则只能转移到电脑上完成。


以上就是我从 iPad Air 2 更换到 iPad Pro 后,结合自身需求对其「生产力」属性的看法。借此机会,我还想对 iPad 与生产力这一话题做一些扩展讨论。

第一,iPad 在多大程度上适合「生产力」,与其说取决于它能做到什么,不如说更取决于我们相信它能做到什么。如果认为只有当 iPad 进化到具有与电脑相同能力时,才能代替电脑成为生产力工具,那就等于说 iPad 永远无法成为生产力工具。因为 iPad 搭载 iOS、选择触控作为主要输入方式,这一事实本身就表明它无意在功能上与传统电脑针锋相对,而是要发展出一套不同的交互方式和操作逻辑。Windows 生态中,平板和传统电脑使用的是完全相同的系统、具备完全相同的功能,但我们也没有看到 Windows 平板超越 iPad 成为生产力的代表,这就足以反驳上述观点。

这种「进化不足」论也无法解释为何很多人早在前 iOS 9 时代就能将 iPad 作为主力设备,而也有很多人在 iPad 性能直逼 PC、功能大大增强的今天仍然保留着「刷剧、购物专用设备」的刻板印象;两者本质的差别其实在于是否相信 iPad 上这套迥异于传统电脑的逻辑能够胜任更加严肃的工作。这与 Siri 目前面临的困境很类似:即使 Siri 近两年一直在进化,但用户就是不愿意在尝鲜之外将其应用在日常情景中。很多时候,这并非因为 Siri 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只是因为人们还不接受语音交互,内心不信任语音输入的准确度和效率罢了。因此,要让 iPad 真正成为一个生产力设备,苹果和第三方开发者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作为用户,或许也应当打破思维定势,试着去相信并发现 iPad 日渐增强的生产力属性。

第二,一项任务用 iPad 还是电脑完成更有「生产力」,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的标准。更多时候,倒不如交给自己的直觉来判断。例如,iPad 一般被认为比起电脑更适合用来阅读,但我也会有一些时候不由自主地想用电脑阅读 RSS 资讯。总结起来,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积累的未读条目较多、资讯类型较杂,而可用于阅读的时间相对紧张的时候。这时,对批量、快速处理的需求压过了对阅读舒适度的要求,内心自然会倾向于屏幕更大、快捷键更完备的电脑。一个相反的例子是,对于制作表格这种较为复杂的任务,一般认为用电脑操作效率更高;但前段时间期末复习、制作知识点表格时,直觉却告诉我用 iPad 会更加适合。事后回想,iPad 固然在批量输入和格式设置方面处于劣势,但其便于缩放和移动的特性却更适合知识点间来回对比的阅读方式,设备自身的尺寸和手感也更接近于传统的纸质资料,因此当时的直觉也不无道理。

直接用 iPad 制作的复习表格

其实,只要对于不同平台各自的功能和优劣建立了明确的认识(相信本文的读者大多如此),就应当尊重自己在具体情境下的偏好,而非诉诸「X 任务应在 Y 平台上完成」这样简单的映射关系。如果为了追求所谓物尽其用、或者盲目追随他人的「安利」,强迫自己不加取舍地用 iPad 完成所有任务,很难说这究竟是在追求效率还是拖累效率。

第三,在适合生产力与否的问题上,没有什么权威。首先,网络上的「高手」「前辈」不是权威:他们的经验建立在自己的需求和偏好之上,很可能不具备普适性,直接套用的结果只会是「橘逾淮而为枳」,因此是反生产力的。其次,以研究苹果生态圈为业的人,如 Federico Viticci、Myke Hurley 等,也不是权威:他们更多扮演着「探路者」的角色,紧跟最新的 app 和技术发展动向,摸索各种可能性,从中总结出可行的方法和流程并提供给受众。但他们作为「职业 iOS 用户」给出的解决方案,很多时候是脱离于大多数人的真实需求和使用情境的,因此最多只能借鉴其思路并化用在自己的流程中。

「职业 iOS 用户」给出的解决方案未必适合日常场景(图片来源:MacStories)

甚至,创造 iPad 的苹果自己也不是权威:从 iPad 产品线的频繁变迁就能看出,苹果自己对平板产品的定位和认识也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至于其在发布会或宣传材料中展示的那些应用场景,更多是为展示产品功能和性能服务的,而不能作为实际应用的指导。总之,在烹制「生产力」这道菜的过程中,无论是其他用户、专业人士还是苹果都只能提供食材的处理方法或特定烹饪手法的技巧;他们的意见不是菜谱,更不是最终的成品。


可以预见,新 iPad Pro 和 iOS 11 的问世并不会终结 iPad 与生产力话题的争议;如上所述,只要大多数用户还没有形成对 iPad 独有操作逻辑可以胜任严肃工作的内心确信,这个争议就一直不会终结。

但存在争议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争议能否促进讨论的发展。如今网络上,对生产力的讨论往往容易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元判断当中:「生产力」要么成为某种宗教而被追随和崇拜,要么成为某种玄学而被嘲笑和驳斥。这两种判断虽然针锋相对,但本质上却是一回事,那就是把生产力抽象化、神秘化。很难想象,这样的讨论能够得出多少理性和有价值的成果。

韦伯曾指出,在现代,随着理智和理性的增进,人们得以对世界「祛魅」(disenchant):原来被信奉和追捧的东西褪去了炫目的外衣,成为能够被理性掌握和测算的客体。在我看来,对 iPad 生产力的讨论也亟需这样一种祛魅的过程:它应取决于具体的需求和使用场景,取决于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效率;而不是被当作小圈子里用来排外的黑话,或忽悠入门用户、自欺欺人的口号。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理性的用户,应当始终将自己的决策建立在具体的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我选择 iPad 而非 Mac 作为主力设备,是因为前者在实现需求中带来的便利超过了其尚存的缺陷;我选择投入时间精力研究 iPad 上的工作流程,是因为知道这日后为我带来的便利将胜过暂时的不便。这种务实的态度,或许才是最有利于「生产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