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大喊大叫

2021-03-12

在讨论中文书名号流变的 第 146 期《字谈字畅》收尾处,主播争予提到了目前中文网络上一种流行的做法——用方头括号、书名号、直角引号等符号标点标示关键字词。争予主播指出,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信息之间竞争越发激烈的社交媒体环境。在回应中,主播 Eric 形象地将这种做法比作「大喊大叫」。

我对这个问题也深有感触。十年前,「普及直角引号」 在知乎上还是个会 引发争议 的新颖话题,如今同一个网站上很多「专栏」里的「引号」就可以「连用」到让「人」「叹为观止」了。在微信沟通和公众号文章中,也经常看到方括号连篇累牍地出现,生怕你不知道【这段话】【真的】【很重要】。

从标点规范的角度,这些用法是没有依据的。根据国家标准 《GB/T 15834—2011 标点符号用法》,方头括号的用途只包括在报刊中标示电讯、报道的开头(【新华社南京消息】)和标示被注释词语(【爱因斯坦】物理学家),并没有表达强调的功能。引号的用途主要包括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以及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部分(别称、简称、反语等);虽然也可以用来标示「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但一般只是用在关键字词上,与当下常见的那种整句、成片加引号的做法相差甚远。何况,使用引号的大前提是表示引用,即引号里的东西得是他人或别处的原话;如果把自己的转述和解读放在引号里,反倒有借人之口、推卸责任之嫌了。

实际上,目前网上文章中大多数使用方头括号、直角引号的场景,都不是为了发挥标点功能,而纯粹是看中了它们的块头大、在行文中显得醒目罢了。类似的做法还有用 预定义格式<pre>)、

  • 列表(<li>

区块引用(<quote>

等 HTML 样式来表示突出,即便被突出的文本既不是代码、也不是列举项,从头到尾都是作者自己的话。顺着 Eric 主播的比方说,这些标点和格式起到的都仅仅是扩音器的作用,目的是加大文本在读者脑中的音量。

不过,这是不是有点吹毛求疵呢?一种合理的反驳可能是:不用这些符号来表示强调,那用什么呢?

必须承认,中文可以用来表示强调的手段似乎确实有限。在英文环境下,斜体、粗体都是常见的表示强调的格式,最不济还有简单粗暴的全大写。相比之下,中文没有大写和斜体一说,就连粗体在很多场合都是软件描边得来的假粗体。标点规范中固然也有着重号、专名号等起强调作用的符号,但鉴于字库完整度、标点挤压等更基础的中文排版需求都尚未解决,这些小众符号获得主流支持恐怕还很遥远。因此,表达强调的重任落在方头括号、直角引号和书名号这些「大块头」符号身上,也就并不奇怪了。

很多中文专用的强调样式并未得到主流支持(来源:汉字标准格式)

很多中文专用的强调样式并未得到主流支持(来源:汉字标准格式)

但同一个问题也可以反过来想:为什么表达强调一定要用额外的符号和格式呢?

尽管英文有更多可以表示强调的工具,也不代表这么做就是受到鼓励的。在英文出版界地位重要的格式指南《芝加哥风格手册》(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就指出,「用高效的句子结构表达强调,斜体只应偶尔用作补充。如过度使用,斜体的表达效果就会很快丧失。」(§7.50,第 17 版, 有付费墙。)粗体、下划线等样式在正式文本中一般是不如斜体合适的(§7.51),全大写则更是几乎从不合适(§7.52)。

类似地,社会科学领域的主流学术写作规范、美国心理学会格式 APA style 也 建议,只应在标明术语、标题、变量、外来语等场合使用斜体,以示区分。至于强调,则建议通过改写句子的方式(例如调整词序、拆分长句)表达,而避免使用斜体。

什么都强调,等于什么都没有强调(来源:Practical Typography)

什么都强调,等于什么都没有强调(来源:Practical Typography)

如何理解主流风格指南的这种导向呢?作者的主要任务是表达,而辨识重点是一种理解层面的行为,主要是读者的任务。不同读者有不同的阅读习惯和节奏,对于结构和重点的解读也可能存在差异;作者对此应当接受和尊重。频繁用斜体和加粗标出重点,既干扰了读者的阅读过程,有越俎代庖之嫌,也显得对自己的表达效果信心不足,仿佛追求业绩的老师在考前偷偷给学生划范围。如果有什么内容重要到不容误解,那更应该通过到位的表述来传达,而非依赖外观上的添油加醋。

事实上,版面格式的丰富程度与内容的质量有时是反相关的。以新闻媒体为例:《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传统媒体在斜体、粗体等格式的使用上相对保守(它们往往也有包含类似上述规范的风格指南),而 Axios、HuffPost 这类新媒体就比较无拘无束,行文中大量使用粗体、列表,换行分段也更频繁。乍看起来,这么做让版式更丰富、方便读者快速浏览重要信息,但其实是多此一举。如果遵守新闻写作规范,标准的「倒金字塔」结构本就要求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首段一般用来描述「5W1H」等关键要素——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解、如何,细节则在后续段落中再作展开。如果时间有限,只读开头两三段便可了解事件概貌,并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格式来突出重点。何况报道应当以陈述事实为要务,即使要表达观点看法,也应该与事实部分明确区分。而如上所述,格式本身就是一种解读行为,用在新闻写作中,未免有夹带私货之嫌。

一种典型的「新式」新闻排版(来源:Axios)

一种典型的「新式」新闻排版(来源:Axios)

回到对于中文写作的讨论。既然突出文本重点主要是靠表述而非外观,以缺少强调方法为由滥用标点和格式也就不成立了。正如开头提到的第 146 期《字谈字畅》所讨论,引号、括号等标点进入中文是非常晚近的事。难道「天不生标点,万古如长夜」,历史上的中文写作就没有表达强调的方式吗?显然不是。回想一下(令人头疼的)高中语文知识,文言文中的强调,正是通过丰富的词序、句式变化表示的,例如主谓倒装(渺渺兮予怀)、宾语前置(皮之不存,毛将附?)和定语后置(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显然,这些经典的句子并未因为缺少标点的装潢而减损表达效果,今天读来仍有很强的感染力。

今天,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虽然比文言文大大精简,但仍然不乏可用于强调的工具。例如,要强调名词,可以用反身代词(「用户本人」)、「把」字和「被」字句;要强调动作,可以追加状语(务必记得)、补语(备份起来);要强调整句、整段,可以用表示过渡引导的词句(「需要指出,……」「值得注意,……」「相反,……」)。此外,反问、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也能起到很好的强调作用。概言之,组织语言正如编织衣物,其质量高低很多时候并不取决于外观的醒目——否则绣花大红棉袄就是头等奢侈品了——而在于用料和剪裁;穿着者自能从触感中体会到品质。

文章的表达效果并不取决于标点和格式的丰富

文章的表达效果并不取决于标点和格式的丰富

当然,以上讨论主要是针对正式写作而言的。对于聊天软件、社交平台等日常沟通场合,标准可以有所放宽。原因在于,相对于线下当面沟通,线上文字通讯具有明显的「带宽不足」劣势;在无法通过语气、表情、动作等元信息推断对方意图和心理的限制下,通过标点、格式和表情来辅助表达也算一种刚需。

但即使在非正式沟通中,如果文字本身就足以达到传达目的,这么做仍然比借助符号等外力更值得提倡。实际上,由于信息传播的物理限制,线上通讯不可能做到完全即时,而这种时间上的延迟恰恰可以用来弥补空间上的窄带宽——你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来思考和组织表达。遗憾的是,这些多出的时间往往被我们浪费在了挑选表情包上。

可能有人会反驳说,标点也不用、格式也不加,那文字表达岂不是太单调、太乏味了吗?

追求表达效果并没有错,但单调和乏味的标准是相对的。正如 Eric 主播在作出「大喊大叫」的比喻后进一步评论的,「如果大家都大喊大叫,那就都听不到了。」这不仅仅是一个「如果」,而已经是很多场合的现实;音乐行业发生的 响度战争(loudness war)就是一例:唱片公司、作曲者在争夺听众耳朵的竞争压力下,依靠粗暴放大声波振幅达到提高音量感知的效果,但代价则是损害听众的听力健康,音乐作品也日渐动态范围收窄、细节损失。

响度战争(来源:Wikipedia)

响度战争(来源:Wikipedia)

类似地,我们如今之所以对纯粹的文本感到乏味,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聆听文字的神经末梢已经在标题党、震惊体的持续轰炸下受损,注意力已经在信息流、短视频的投饲下难以集中。不仅如此,中文作为表达的工具箱,其功能和内容也日渐受到侵蚀:既有的词汇在戏谑化、幼稚化的使用中失去了原有的严肃含义,而新增的词汇又多是无所实指的口头禅和「梗」,很难固化为可以长期复用的语料。而人们越是难以接受不经修饰的文本、越是缺乏实打实的词汇来传情达意,通过滥用标点和格式来「大喊大叫」的做法就越有市场,进而开始一个恶性循环。

和开源软件一样,语言文字是免费、开放和民主的,但它的存续和质量有赖于使用者的反哺和守护。作为中文的使用者,我们不是每个人都是语言学家,也不都有能力通过创作给文学殿堂添砖加瓦,但至少可以做到保持敬畏、不行破坏。

何况,这并不是什么很高的要求——放低嗓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