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文本和超链接》, Excerpts & Notes

2021-12-18

超文本和超链接,李恪,新星出版社(2021),ISBN 9787513344258(豆瓣)



[pp. 18] Memex, the origin of

1939 年,布什写了一篇新文章,投给《财富》(Fortune)杂志,但没有被发表。
六年之后,战争即将结束时,他将修改过的文章投给《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1945 年 6 月 27 日,这篇传奇之作发表在《大西洋月刊》7 月刊,名字是《如我们所想》(We May Think)。
三个月后,《生活》(LIFE)刊登了这篇文章的精简配图版。

设想一种未来供个人使用的设备,它是一个机械化的私人档案馆和图书馆。
随便起个名字的话,叫「Memex」就可以了。
个人在 Memex 中存储自己所有的书籍、记录和通讯信息。
它是机械化的,因此可以超高速运行且灵活地查阅。
它为使用者的记忆提供了紧密的扩展和补充。

Memex 常被称为记忆扩展机
这是一种想象中的装置,按照布什的描述,它的外观像一张大办公桌,桌面斜放着两块半透明屏幕,使用者能同时查阅两份资料,还可以直接在屏幕上写下笔记和注释。

Memex 用缩微胶卷储存资料。

Memex 内部用于存放缩微胶卷的空间很小,大部分是处理缩微胶卷的机械装置。
桌面左侧有一块透明的平面,只要把手写笔记、照片、备忘录放到上面,再拉下控制杆,资料就会被拍摄下来,并保存到空白缩微胶卷中。
桌面右侧是一组输入和控制装置,包括键盘、按钮和控制杆。

Memex 内的资料都有编码,编码采用易于记忆的形式,想不起来的话,还可以按键调出记录编码的册子。

用键盘输入编码,光电管就开始查找对应的缩微胶卷,随后机械装置将胶卷取出,再投影到桌面的屏幕上。

有一个控制杆用于快速浏览,向右转动一下,资料就能自动翻页,控制杆再往右转就是加速,往左转则是反向翻页。
右侧还有一个特殊的按钮,按下它就可以回到资料库的索引页。

在《生活》杂志的精简版中,布什为 Memex 增加了两种输入设备:一是将声音转换为文字的「声码器」(vocoder),二是记录所见资料的头戴式「独眼相机」(cyclopscamera)。

在 Memex 里,缩微胶卷中的材料可以相互连接,只需在屏幕底部的「编码空间」插入编码,就可以关联不同材料。
布什称这种连接为「联想踪迹」,它是 Memex 中最独特、影响最深远的概念,是机械时代的「超链接」

布什认为**人的记忆和思维方式基于联想。**所以,「踪迹」是在模拟大脑的思维方式,Memex 正是通过「踪迹」扩展人的记忆。

当「踪迹」串联起外部材料和个人注释,获得独立的名称,有储存和查阅的地方,就产生了一种新的可能——成为一个人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外化形态

有时,信息之间的联系比信息本身更有价值。

一个「踪迹」可以连接多个材料,当许多材料连接到一条踪迹时,就可以转动右侧的控制杆,在材料之间连续跳转,「就像是从不同来源收集材料,装订成一本新书」。
在 Memex 中,一个材料连接另一个材料,编织出一张**「踪迹的网络」(web of trails)**,使用者在其中自由跳转。

超文本的定义是模糊的,它最初指「非顺序」(Nonsequential)或「非连续」的作品,意思是拥有多个分支,可以不按固定的顺序阅读。
现代的超文本一般指计算机上含有超链接的文本,最常见的是网页;
超链接则是超文本上信息之间的连接,最常见的是网页上可点击跳转的文字。

[pp. 30] Rules of reactions to technologies

道格拉斯·亚当斯在 《困惑的三文鱼》 (The Salmon of Doubt: Hitchhiking the Galaxy One Last Time)中提出过一个幽默的科技三定律

一,任何在你出生时已经存在的东西都是普通的、正常的,是世界运转秩序的天然组成部分。
二,任何在你十五岁至三十五岁之间发明的东西都是新的、令人兴奋的、革命性的,你很可能以此为业。
三,任何在你三十五岁以后发明的东西都是违反自然秩序的

[pp. 37] Englebart, Dramatic exp. of

几年之后,恩格尔巴特学业近半,被征召入伍。
1944 年,他成为海军的雷达技师,经过一年训练后,登上驶往太平洋战区的舰船。
就在舰船启动时,岸上人群爆发出欢呼,焰火不断在空中燃起。
这一天,日本投降。
任务有了变化,载着恩格尔巴特的舰船驶向菲律宾,他将在一万多公里外的地方遇到改变自己人生航向的文章。

[pp. 45] Batch and interactive processing; timesharing

早期大型机一次处理一个人的任务。

1950 年代中期,**「批处理」(batch processing)**模式出现了。
在这种模式下,计算机使用者将指令、程序、数据放到一沓沓打孔卡(或纸带)里,排队将这些卡片交给计算机管理员,管理员收集卡片,统一交给计算机处理。
几个小时或几天后,人们依次领取记录结果的打孔卡。

与批处理相对应的操作模式,则是**「交互式」(interactive)
在这种模式下,使用者直接操作计算机,即时得到结果。
要想实现这一点,或是为每人配一台计算机,或是让多人同时使用一台。
在 1960 年代初,后一种方案更为现实,当时有几个团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他们的成果是
「分时」(timesharing)系统。**

「分时」指分享计算机的处理器时间。
在分时系统中,计算机交替执行使用者的命令,由于计算机的处理速度比人的反应快得多,每个人都像是计算机的唯一使用者。

在这种模式下,每个用户都有一台终端(terminal),这些终端散布在四处,通过电线连接到同一台计算机。
最初的终端是电传打印机,也叫电传打字机(teletypewriter),本是电报使用的设备。

[pp. 57] Mother of All Demos

1968 年 12 月 9 日,旧金山的布鲁克斯大厅。
恩格尔巴特坐在讲台上,身后是长六点七米、宽五点五米的巨大幕布,身下是赫曼·米勒公司为其定制的伊姆斯贝壳椅

椅子装有一个大托盘,上面放著古怪的操作装置:和弦键盘、键盘、鼠标,这是鼠标第一次向外部世界公开。

增智团队共准备了三台摄像机,分别对准现场的恩格尔巴特、增智研究中心的电脑显示器和研究员。
三个视频信号混合处理,用两台从 NASA 借来的 Eidaphor 投影仪投射出来。
这种机器高约一点八米,用高亮弧光灯投射出八百七十五行影像。

简单的开场后,恩格尔巴特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你作为一个脑力工作者,坐在办公室,有一台由计算机支持的显示器,整天为你工作,对你的每一个操作都能即时反应,你能从中获得多少价值?」

这段话现在看来有点令人迷惑,电脑不都是这样的吗?但这是 1968 年,大部分人还在被批处理和打孔卡折磨,为电脑配显示器还是一个新奇的想法。

提出问题之后,恩格尔巴特开始操作电脑。
他打开一个文档,在屏幕上打出一串文本「word word word」,然后对文本进行复制、粘贴、替换等编辑操作。
随后,他打开一个购物清单,开始演示大纲编辑功能:对列表项进行重排,自动为列表项编号,展开收起列表的不同层级。

接下来,他开始介绍一个重要功能:超链接。
他展示了如何创建超链接、如何在文本之间跳转,以及图形和文本之间的超链接。

共享屏幕、远程会议和协作编辑首次出现在人们面前。

恩格尔巴特的声音平缓而单调,但他说出的每一项功能都是震憾人心的创造

对观众来说,这场演示简直不可思议。
有人觉得自己在见证一个又一个奇迹,也有人认为整场演示是一个骗局。

在外行人眼中,这可能只是一场关于计算机技术的枯燥讨论。
大部分时间内,只能看见一行行文字在屏幕上消失又出现,只能听到单调平缓的解说,还有一些奇怪的电流声和机器运行声,出现的人物只有现场的恩格尔巴特和屏幕上两名表情拘谨的年轻研究员。

但这场演示的观众不是普通用户,也不是记者和爱好者,而是一千多名美国计算机界最顶尖的专家。
可以说,这是一次同行评审。

当讲台灯光熄灭,观众们「站起来,疯狂地欢呼」,一些人激动地跑上台去。
对现场的计算机专家来说,这场演示的震撼近乎于「宗教体验」,计算机先驱艾伦·凯后来回忆:「这次演示是我一生中最好的经历之一,对我来说,就像摩西分开了红海。

这场演示的开销大得夸张,英格利希从来没告诉恩格尔巴特到底花了多少钱,恩格尔巴特开玩笑说,应该是十七万五千美元

[pp. 62]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如何在核战爆发之后保存通信能力,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研究机构兰德(RAND)公司的保罗·巴兰给出了一个答案一建立一个没有中心点的分布式网络。
这件事并不简单,传统模拟通信网络都是中心式的,分布式网络在当时闻所未闻。
想将网络从中心式转变为分布式,需要两种新技术:数字通信和分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这两项技术的实现都离不开计算机。

在计算机的蛮荒时代,计算机和通信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两件事。
那时候人们的想法是,计算机只用来计算

[pp. 73] NLS, contributions of, problems of

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看,NLS 系统最大的贡献是首次实现了超链接。
实现超链接,就实现了超文本,因此 NLS 是第一个超文本系统。

NLS 中的超链接不仅可以指向文本和资源,还能链接到链接本身、文本注释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不过,NLS 的超链接并不是如今的模样,它们没有蓝色字体和下划线,不能添加到句子中特定的字词,只能关联到完整的项目上,比如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者一个列表项目。

NLS 太复杂了。
它炫目的功能都是有代价的,每增加一个功能,复杂度和学习成本就提升一次。

与如今流行的「少即是多」不同,恩格尔巴特坚信「多即是好」。
NLS 的开发团队曾做出预估,建设完毕后,大约会产生五万个指令。

对熟练掌握 NLS 系统的人来说,它确实是利器。
对普通用户来说,它的学习成本太高,增智研究中心的秘书花了半年都还没掌握基本功能。
恩格尔巴特高估了其他人对系统的接受能力,他认为 NLS 的用途这么广,花大量时间学习是值得的。
大部分计算机专家也不喜欢它。
为建造一个严格可控的环境,NLS 限制了每行的长度,强制要求文章具有层次结构

[pp. 78] Englebart, legacy of

恩格尔巴特和后来的史蒂夫·乔布斯是一类人。他们都是演示大师,都梦想改变世界,都在工作中难以相处。
不同的是,恩格尔巴特比乔布斯更懂技术,乔布斯比恩格尔巴特更懂商业。

交互设计师布雷特·维克托在恩格尔巴特去世那天写了一篇纪念文章:

关于恩格尔巴特,**最不重要的问题是,『他创建了什么?』**问出这个问题,你就把自己置于一个崇拜他的位置,站在那儿敬畏他的成就,把他当作英雄崇拜。

但崇拜对谁都没用,对你没用,对他也没用。
关于恩格尔巴特,你可以问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他想要创造什么样的世界?』

通过这个问题,你将把自己置于和他一起去创造那个世界的位置。

[pp. 84] Nelson, the upbringing of

尼尔森很小就体会到语言的精妙,大人们在家中常用老式英语和莎士比亚式的短语对话,讨论英语中的双关语、同音词、近义词、反义词、混成词、首音互换、习语、英国式用语,以及英语中没有对应物的词。

尼尔森意识到:

新创造的词语总是让人兴奋,就像朋友带了陌生人来吃饭一样。

每个想法都需要一个好词来支撑它。

布什发表《如我们所想》时,尼尔森年仅八岁。
据他回忆,先是听外公外婆读那篇文章,之后自己又找来《生活》杂志上的插图精简版读了一遍。

[pp. 89] Hypertext

1960 年代初,尼尔森和恩格尔巴特都将注意力放到超文本上,恩格尔巴特首次实现了超文本,尼尔森则创造了「hypertext」一词。

当时他构思了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关于这个程序的一些想法很快演变为超文本。
「超文本」正式出现在 1965 年的一篇论文中,这篇叫《复杂信息处理:复杂、变化和不确定的文件结构》(Complex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 File Structure for the Complex, the Changing and the Indeterminate)的论文投给了计算机学会(ACM)全国会议。

在大约八百名计算机专家面前,尼尔森做了一场很受欢迎的演讲。
这篇论文主要论述一种名为**「拉链列表」**(zippered lists)的信息结构,一种名为「进化列表文件」(ELF)的文件结构,以及一种名为「普赖德」文件语言。

尼尔森为「新的文学创作和阅读方式」创造出超文本一词,用来表示「非顺序」(Non-sequenrial)的文本,即不按固定顺序写作和阅读的文本。

他认为超文本的结构不是一条线,而是包含许多模块化的独立段落,每个段落都可以有分支。

让我介绍「超文本」一词,它指以一种复杂的方式相互连接的书面或图像材料无法方便地在纸上呈现或表示

传统文本有固定的顺序。
信息却不一定是这样。
无数的作者,无穷的文字,数不尽的评论、解释、参考和引用塑造了信息之间复杂的关系。
传统文本在呈现复杂关系上有太多不便。
与传统文本不同,超文本用超链接再现信息之间的联系,它是非顺序、非线性的。
超文本更适合展现信息的真实结构

对尼尔森来说,纸是敌人。
他认为纸张会限制思想的自由。

纸张的问题是,每个句子都想突围,向其他方向滑动,但页面的限制却不允许我们这样做。
所以,如果页面能够长出翅膀,或是在一侧长出隧道,那么插入的文字就可以一直写下去,而不会在某一点之后停止"。
被困在纸上的我笨拙地模拟了这种(超文本的)平行性。

链接(link)是这篇论文的重要概念,它是关联的具体化
这一概念,布什称之为**「联想踪迹」,恩格尔巴特称之为「联想链接」,尼尔森早期称之为「跳转链接」(jump-links)**。

尼尔森创造了大量以「hyper」(超)为前缀的词汇,按他的解释,「超」代表扩展(extension)和普遍性(generality)
不过,超文本和超链接里面的「超」,如今的含义更接近于「超越」——超越孤立的传统文本。
后来,超文本中的链接有了一个新的称呼:超链接。

尼尔森文章中论述的拉链列表就是一种超文本。
它是一系列相互连接的段落(文本块),两个拉链列表并排放在一起,不同文本块的侧面相互连接,看起来就像一对相互咬合的拉链。

他为拉链列表设计了三种类型的连接:同一列表中不同段落的连接,不同列表段落之间的连接,以及一种特殊连接。
前两种连接(connection)后来演变为「链接」,另一种特殊连接演变为**「跨包含」(transclusions)**。

对于写作,尼尔森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写作的真正工作是重写」,尤其是在长篇幅作品中,作者会花大量时间重新排列内容。
据说
托尔斯泰会把自己的草稿剪成一段一段**,乱放在地上,然后组合这些「面条」;巴尔扎克在脖子上挂着一把刀片,用于切割自己的手稿。

写作过程,特别是复杂的改写,包括反复重组不断变化的草稿。
主要方式是「剪切」(cut)和「粘贴」(paste)

我的第一份受薪工作,是《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mes)的送稿生,第一个任务是给记者们填浆糊盒,他们会把初稿剪开,然后按照新的顺序粘贴在一起……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剪贴」。

他批评苹果在 1984 年重新定义了这两个术语,将「剪切」变成「把刚刚选中的东西藏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将「粘贴」变成「把刚才那个东西插入指定的地方」。

他不喜欢这种让文本消失又出现的方式,他提出的方案是对文本进行可视的拖放操作

[pp. 99] Computer Lib/Dream Machine, the book

尼尔森花两千美元印刷了几百本 《计算机解放/梦想机器》 ,(Computer Lib/Dream Machine),想用这本书把自己的想法带到公众面前。

这实际上是两本书,正面是《计算机解放》,背面是《梦想机器》体例和风格模仿《全球概览》

这是一本随性、激进、充满活力的计算机入门读物,开本超大,字号超小,各种语句、符号、文章、图片和实用信息拼贴在一起。
它没有目录和章节,你可以从任何一页开始读一正如尼尔森的超文本。

书里到处都是战斗口号、激进言论和反主流宣言。

计算机的目的是人类的自由。
还没有人的生活被计算机简化。
忘掉你曾经听到过的或是想象中的计算机,只考虑这一条——计算机是人类发明的用途最广的机器。
你们可以在游行示威时高喊「把计算机权力还给人民!打倒网络混球!」

在当时的计算机爱好者圈子里,《计算机解放/梦想机器》获得了极高的地位。
它被视为绝佳的计算机入门读物、叛逆者的计算机宣言、黑客文化指南、计算机革命史诗、黑客梦想的《圣经》,作家霍华德·莱因戈德称它是「最畅销的微型计算机革命地下宣言」。

尼尔森在 1979 年召集一部分人,启动了「上都」的第二次开发。
这次的项目名称为 xu88,也被称为「上都绿」(Xanadu Green)。
之所以叫 xu88,是因为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罗杰·格雷戈里认为它需要九年,也就是 1988 年才能完成。
「上都绿」的框架在很长时间内是「上都」的基础,包括可视化的链接、并排显示文本、文本的历史回溯、备选版本管理等等。
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连接,信息、更有效地对比信息、更便捷地重新排列内容。

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是「跨包含」和「微销售」(microsale)。

尼尔森希望信息和来源之间有一种立即可达的联系,他为「上都」设计了两种连接信息的方式:「链接」和「跨包含」。

跨包含是「上都」计划中绕不开的概念,它是一种引用文本的方式,尼尔森的解释是:「同一来源在两个位置的相同内容。」
跨包含和普通的复制不同,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类似于后来出现的 HTML 的「嵌入」(embed),比如电子邮件或网页中嵌入的视频窗口。

「上都绿」不仅想实现不同文档之间的跨包含,还想要同一文件不同版本之间的跨包含。
以复制方式引用内容往往造成信息失真和来源丢失,跨包含旨在消除不必要的重复以及「在相同的事物之间建立和保持联系」,它是保待文本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的绝佳方式。

在尼尔森的计划中,「上都」项目同时还是一个电子出版系统
在「跨包含」的基础上,尼尔森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版权解决方案,其核心是当一个人引用了某个文本的某部分内容,文本作者就自动收到一小笔钱。
这个概念最初叫微销售或微支付(micropayment),1990 年代被称为**「跨版权」(transcopyright)**。

[pp. 107] Docuverse

《文学机器》多次提及**「文献宇宙」(Docuverse),它也是尼尔森的自造词。
文献宇宙非常接近万维网的概念,是一个
基于超链接的文献系统**,或者说全球性的超文本网络

[Note: Seems that tech nerds of each generation have an irresistible impluse to abuse the word universe. End Note]

尼尔森认为,我们互相传递的知识是一个相互交织的巨大网络,是不同学科和知识领域的积累,是所有领域的材料汇编。
在文献宇宙中,没有一个文档是孤立的,文档之间存在各式各样的联系,信息可以快速溯源。

[pp. 111] Project Xanadu

「上都」究竟是什么?很难概括。
半个世纪里尼尔森不断描述、定义、修改想法、创造新词:

  • 像样的文本编辑器
  • 全世界的写作系统和超文本系统
  • 不断发展的系列软件和文档设计,其架构是为了并排相互比较、不受限制地重用内容和大量交叉链接。

在其他人眼里,「上都」是

  • 开放或共享访问的出版系统
  • 通用的、民主的超文本图书馆
  • 全球的超文本发布系统」。

总之,「上都」是什么,正如尼尔森是谁一样难以回答。

在某种意义上,「上都」是尼尔森版的 Memex,是软件形式的思考机器。
他的目标是以链接和可视化为基础,打造一个文献宇宙。

「上都」想要实现的功能有:

  • 任何文本的任何部分都可以相互链接
  • 文本之间的链接是双向和可见的
  • 「跨包含」,一种类似于『嵌入」的引用方式。
  • 更好的版权管理和内容付费系统。
  • 易用的内容重排功能,如直接拖放段落,而非剪贴。
  • 并排显示和对比文本。
  • 文本的可视化对比,如显示文本之间的相同部分。
  • 任何文本都可以被标注
  • 强大的版本管理,可以对比历史版本和备选版本。

**「上都」到底是一个「技术邪教」的海市腰楼,还是志同道合者的梦想系统?**正如《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在 1986 年所说:「有用还是无用,没有人很确定。」

[Note: So Pj. Xanadu was arguably the Metaverse or the Web3 of that age w/o being co-oped — ridiculed and ditched, actually — by the capital. End Note]

[pp. 123] FRESS, NoteCards, & Intermedia

范达姆开始了第二个超文本项目:FRESS,按他的说法,FRESS 的目标是**「窃取或改进」NLS 系统的最佳创意,并加入一些 HES 的东西。**

FRESS 是一个文件检索和编辑系统,名字来自意第绪语**,意思是「贪吃的人」,因为它占用了学校计算机大量的内存。**

它实现了尼尔森提出的「双向链接」,支持以大纲或概览模式查看文档结构,并进行快速移动、重排和编辑。

最受欢迎的是「撤消」(undo),《硅谷百年史》(A History of Silicon Valley)评价说:「这是计算机科学带来的最简单、然而也是最具革命性的创意之一。」

另一个首创的特性是「自动保存」。
FRESS 团队中有个叫乔纳森·普拉斯基的学生,他后来加入了微软,成为微软 Office Word 第一任产品经理。
在 1983 年微软发布 Word 之后,撤消和自动保存才开始普及。

现在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网页中的超链接,它们多为蓝色(或其他颜色),一般带下划线。
但最初并不是这样,超链接开始只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列表的项目,不能添加到句子中特定的字词上,也没有明显的标识来告诉读者这里有一个超链接,后来才有一些超文本系统用图标来提示。

现代的超链接可以附加在具体字词上,常以颜色、下划线等突出方式显示,这种形式在当时叫作嵌入式菜单(embedded menus)或发光链接(illuminared links)。

1980 年代最知名的超文本系统是 NoteCards 和 Intermedia,两者的体系结构有不少相似之处。
1983 年,兰德尔·特里格完成了有史以来第一篇关于超文本的博士论文。
第二年,他来到具有传奇色彩的施乐 PARC,参与了 NoteCards 项目。

NoteCards 是一个基于超文本的个人知识库系统,最初目的是作为信息分析师的想法处理工具。
它的基础是虚拟的便笺卡(notecards),每张便笺卡可以包含文本、图像等信息,这些便笺卡链接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卡片网络。
NoteCards 有两种特殊卡片:文件盒(fileboxes)和浏览器(browser),前者用来存储和管理卡片,后者用来查看卡片组成的网络地图
这款软件自由度很高,有超过四十种节点类型,支待各种媒体,还可以定制或创建全新的节点类型

NoteCards 开始研发的第二年,布朗大学启动了 lntermedia,这是一个分布式超媒体系统,直接源于范达姆团队的 FRESS。

和 FRESS 一样,lntermedia 的链接也是双向的,用户「不仅可以跟踪从一个文档到另一个文档的链接,还可以看到哪些文档链接到当前的文档」。
用户还可以对链接进行标记、搜索和过滤,其他用户也能参与编辑。
链接会在文档编辑后自行更新,以便指向正确的位置。

Intermedia 普及了不少功能,如可以附加在任何对象(如图片)上,而不仅仅是文本上的通用链接;全文索引整个网络上的文档和链接;以可视化的方式查看用户的历史路径。

Intermedia 影响了后来的万维网。
为超文本领域创造出一个新的术语:「铀点」(anchor),用来表示链接在文本中的位置,后来成为 HTML 中的标签

1980 年代这些超文本系统有一个共同点:不能连接互联网,没有外部链接。
就算有人想过将不同系统、不同地方的超文本连在一起,也没能做到。

[pp. 131] Internet vs WWW

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讨论互联网时,说的其实是万维网。

互联网是物理意义上的网络,是无数计算机和线缆连接而成的巨大基础设施。
万维网是互联网上的一个虚拟空间,是我们通过浏览器访问的信息世界。
如伯纳斯—李所说:「万维网不是存在于某一『地方』的一个有形的『东西』。
它是计算机能够在其中发挥作用的一个『空间』。」

计算机和通信的结合创造出互联网,超文本和互联网的结合则诞生了万维网。
从技术层面来说,万维网是三样东西:URL(统一资源定位符)、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和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
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东西了。

[pp. 135] Enquire, the program

「探询」(Enquire)程序的目标是用来「记住不同人员、计算机以及实验室各个项目之间的联系」。

其名字来自一本维多利亚时代的书: 《探询一切事物》 (Enquire Within upon Everything)。
这本书就像维多利亚时代的谷歌,包含各种事情的建议,涉及「从如何去除衣服上的污渍到理财投资的秘诀」。

「探询」由像索引卡片一样的页面组成,每个页面都是一个节点,每个节点上都有标题类型和列表,上面记录了某个事物的相关信息,如人员、文档、项目、设备、程序。

这个程序的特别之处在于链接。
任何页面之间都可以建立链接,只要输入对应的编号,就能进入相关页面。
它还支持双向链接,其页面既有指向其他页面的链接,也显示有哪些页面链接到当前页面。
这是一个网状程序,在创建新节点之前,你必须在原有节点上创建一个链接,同时描述这个链接。
这意味着,新的信息必须和旧的信息相连,所有信息都处在同一个网络之中。

[pp. 148] HTML

HTML 语言是超文本的一种方案,它用一套规则和符号来规定文本的版式和功能。
HTML 和浏览器相辅相成,浏览器可以显示文档的不同样式,HTML 则告诉浏览器文档用的是什么字体,哪个部分是标题,哪个地方该分段,以及哪里是超链接。

CERN 的 IBM 大型机用的是 SGML 语言(标准通用标记语言),它是 1980 年代末最流行的超文本方案。
SGML 一般用于编制项目文档,在 1986 年被被国际标准组织(ISO)采纳为国际标准。

为简单和通用,伯纳斯—李选择了 SGML 这种「功能最不强的语言」,并将它简化为 HTML
正因如此,SGML 团体批评「HTML 是 SGML 一个差劲的子集」。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和 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识符)是一样东西的不同称呼,这个差异源自 IETF 群体和伯纳斯—李的分歧。
最后 IETF 使用 URL,伯纳斯李自己使用 URI,以**「强调通用性和信息持久性的重要意义」**。

使用 URL 也要遵守它的规范。
URL 通常被斜杠符号分为三个部分

  • 通信协议;
  • 要联系的服务器地址;
  • 资源在服务器上的具体位置及其名称。

URL 的设计非常自由,它的第一部分可以不是万维网的 HTTP,最后一部分更是几乎没有限制。
这种自由不仅使得新生的万维网可以兼容互联网上的已有内容,还让「大量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得以在万维网上存在」。
乔尼·赖安对此评价说:「它的通用性是最关键的——这意味着超文本链接可以指向任何对象,可以是个人的、本地的,也可以是全球的;可以是草稿,也可以是仔细推敲过的。」

如果一个超链接指向同一文本、机器、系统内部的资源,我们称之为内部链接;如果它指向的资源在外部,就是外部链接

URL 的独特设计让跨越不同计算机的外部超链接得以实现,事实上,万维网最关键的特性就是外部超链接。

不过伯纳斯—李对一处设计很后悔,他意识到「http://」中的双斜杠完全是多余的
他开玩笑说,人们多年来在浏览器地址栏中无数次打出它们,如果不用这么做,不知道可以节省多少时间和力气。

[pp. 167] WWW for myself vs for all of us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主任迈克尔·德图佐斯:

技术专家和企业家们纷纷成立或并购公司以利用万维网时,他们关注的似乎是这样一个问题,「如何使万维网为我所用?
而蒂姆的问题则是,「我如何使万维网为你们大家所用?」

[Note: The crypto & NFT speculators should recite this f*cking hard. End Note]

[pp. 174] Coda

1995 年 10 月 12 日,一场研讨会在麻省理工学院召开,嘉宾包括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泰德·尼尔森、蒂姆·伯纳斯-李、艾伦·凯、鲍勃·卡恩等等一一这些人坐在一起,就像计算机和互联网万神殿的小型聚会

研讨会的主题是万尼瓦尔·布什,同时也是纪念他的文章《如我们所想》发表五十周年。
在场的人或多或少都受到这篇文章的影响一一恩格尔巴特和尼尔森将布什视为重要的思想来源,伯纳斯李创建万维网时并不了解布什的工作,但通过超文本间接接触过他的思想。
正如霍华德·莱因戈德所说:「有些想法就像种子,或是病毒。
如果它们在适当的时间出现在空气中,就会恰好感染一些人,那些最可能投入生命来实现这个想法的人。」

「链接」就是这样的想法。
它在文字诞生之初就已孕育,不断流传和演变,在信息处理技术的历史上时隐时现,直到 1945 年布什将它大力抛向四方。

我们一点点进化为「新人类」,我们一步步成为巨头献祭的恙羊。

理查德·福尔曼《人类思维如何与互联网共同进化》(Is the Internet Changing the Way You Think):

互联网喂聪明人安非他命,喂「蠢」人镇静剂。

一个无法预料的新图案将从所有行动中显现。
那些行动自认目标明确,实则是去往无人知晓的地方,正如生活常态。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鼓吹新的黑暗时代,但我们已经咬了禁果。

祝年轻一代好运,你们可能会看到新的天堂,或是地狱。


Further Readings

URIs, URNs, and URLs

The syntax of a URL in the form of a syntax diagram

The syntax of a URL in the form of a syntax diagram

The syntax of a URI in the form of a syntax diagram

The syntax of a URI in the form of a syntax diagram

  • URNs were originally conceived to be part of a three-part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for the Internet,
  • As described in RFC 1737 (1994), and later in RFC 2141 (1997), URNs were distinguished from URLs,
    • which identify resources by specifying their loc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a particular access protocol.
  • In contrast, URNs were conceived as persistent, location-independent identifiers assigned within defined namespaces,
    • typically by an authority responsible for the namespace,
    • so that they are globally unique and persistent over long periods of time,
    • even after the resource which they identify ceases to exist or becomes unavailable.
  • URCs never progressed past the conceptual stage.
  • Since RFC 3986 in 2005, use of the terms "Uniform Resource Name" and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has been deprecated in technical standards
    • in favor of the term 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 (URI), which encompasses both.
  • A URI is a string of characters
  • URIs are used in many Internet protocols to refer to and access information resources.
  • URI schemes include the http and ftp protocols, as well as hundreds of others.
  • In the "contemporary view",
    • all URIs identify or name resources,
    • perhaps uniquely and persistently,
    • with some of them also being "locators"
    • which are resolvable in conjunction with a specified protocol
    • to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sources.
  • Other URIs are not locators and are not necessarily resolvable within the bounds of the systems where they are found.
  • These URIs may serve as names or identifiers of resources.
  • Since resources can move, opaque identifiers which are not locators and are not bound to particular locations are arguably more likely than identifiers which are locators to remain unique and persistent over time.
  • But whether a URI is resolvable depends on many operational and practical details,
    •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it is called a "name" or a "locator".
  • In the contemporary view, there is no bright line between "names" and "locators".
  • In accord with this way of think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Uniform Resource Names and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is now no longer used in formal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technical standards,
    • though the latter term, URL, is still in wide informal use.
  • The term "URN" continues now as one of more than a hundred URI "schemes", urn:, paralleling http:, ftp:, and so forth.
  • URIs of the urn: scheme are not locators, are not requir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particular protocol or access method, and need not be resolvable.
  • They should be assigned by a procedure.
    • which provides some assurance that they will remain unique and identify the same resource persistently over a prolonged period.
  • Some namespaces under the urn: scheme, such as [urn:uuid:](https://en.wikipedia.org/wiki/UUID "UUID") assign identifiers in a manner which does not require a registration authority, but most of them do.
  • A typical URN namespace is [urn:isbn](https://en.wikipedia.org/wiki/ISBN "ISBN"),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s. This view is continued in RFC 8141 (2017).
    • There are other URI schemes, such as [tag:](https://en.wikipedia.org/wiki/Tag_URI_scheme "Tag URI scheme"), [info:](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fo_URI_scheme "Info URI scheme") (now largely deprecated), and ni:
    • which are similar to the urn: scheme in not being locators and not being associated with particular resolution or access protocols.

RFC1738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

This document describes 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for a compact string
representation for a resource available via the Internet.These
strings are called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URLs).

The Salmon of Doubt - Wikipedia

The Salmon of Doubt: Hitchhiking the Galaxy One Last Time is a posthumous collection of previously published and unpublished material by Douglas Adams. It consists largely of essays, interviews, and newspaper/magazine columns about technology and life experiences, but its major selling point is the inclusion of the incomplete novel on which Adams was working at the time of his death, The Salmon of Doubt (from which the collection gets its title, a reference to the Irish myth of the Salmon of Knowledge).

Douglas Adams - Wikipedia

Douglas Noel Adams (11 March 1952 – 11 May 2001) was an English author, screenwriter, essayist, humorist, satirist and dramatist. Adams was author of 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 which originated in 1978 as a BBC radio comedy, before developing into a "trilogy" of five books that sold more than 15 million copies in his lifetime and generated a television series, several stage plays, comics, a video game, and a 2005 feature film. Adams's contribution to UK radio is commemorated in The Radio Academy's Hall of Fame.

Salmon of Knowledge - Wikipedia

The Salmon of Knowledge (Irish: bradán feasa) is a creature figuring in the Fenian Cycle of Irish mythology, sometimes identified with Fintan mac Bóchra, who was known as "The Wise" and was once transformed into a salmon.

The Salmon story figures prominently in The Boyhood Deeds of Fionn, which recounts the early adventures of Fionn mac Cumhaill. According to the story, an ordinary salmon ate nine hazelnuts that fell into the Well of Wisdom (an Tobar Segais) from nine hazel trees that surrounded the well. By this act, the salmon gained all the world's knowledge. The first person to eat of its flesh would in turn gain this knowledge.

The poet Finn Eces (or Finegas) spent seven years fishing for this salmon. Finally Finn caught the salmon and gave the fish to Fionn, his servant and son of Cumhaill, with instructions to cook it but on no account to eat any of it. Fionn cooked the salmon, turning it over and over, but when he touched the fish with his thumb to see if it was cooked, he burnt his finger on a drop of hot cooking fish fat. Fionn sucked on his burned finger to ease the pain. Little did Fionn know that all of the salmon's wisdom had been concentrated into that one drop of fish fat. When he brought the cooked meal to Finn Eces, his master saw that the boy's eyes shone with a previously unseen wisdom. Finn Eces asked Fionn if he had eaten any of the salmon. Answering no, the boy explained what had happened. Finn Eces realized that Fionn had received the wisdom of the salmon, so gave him the rest of the fish to eat. Fionn ate the salmon and in so doing gained all the knowledge of the world. Throughout the rest of his life, Fionn could draw upon this knowledge merely by biting his thumb. The deep knowledge and wisdom gained from the Salmon of Knowledge allowed Fionn to become the leader of the Fianna, the famed heroes of Irish myth.

The Mother of All Demos - Wikipedia

The first use of this name for Engelbart's talk is ascribed to journalist Steven Levy in his 1994 book Insanely Great: The Life and Times of Macintosh, the Computer That Changed Everything, where he describes the event as "a calming voice from Mission Control as the truly final frontier whizzed before their eyes. It was the mother of all demos." The terminology reflected contemporary use of phrases of form "mother of all …" given currency by then-President of Iraq Saddam Hussein's proffer of a "mother of all battles", in lead-up to the 1991 Gulf War.

Andries van Dam (who was present at the demo, and whose FRESS hypertext system adopted several concepts from the demo) repeated the phrase in 1995 while introducing Engelbart at the Vannevar Bush Symposium at MIT. The phrase was also cited in John Markoff's 2005 book What the Dormouse Said.

Snowclone - Wikipedia

[As an example of snowclone,] "The mother of all X", a hyperbole that has been used to refer to something as "great" or "the greatest of its kind", became a popular snowclone template in the 1990s.

The phrase entered American popular culture in September 1990 at the outset of the Gulf War, when Saddam Hussein's Revolutionary Command Council warned the U.S.-led Coalition against military action in Kuwait with the statement "Let everyone understand that this battle is going to become the mother of all battles."

The phrase was repeated in a January 1991 speech by Saddam Hussein. A calque from Arabic, the snowclone gained popularity in the media and was adapted for phrases such as "the mother of all bombs" and New Zealand's "Mother of all Budgets". The American Dialect Society declared "the mother of all" the 1991 Word of the Year. The term "Father of All Bombs" was created by an analogy.

The Arabic phrase originated from an Arab victory over the Sassanian Persians in 636 AD, described with the earliest known use of the phrase "mother of all battles". Although popularly used simply to mean "greatest" or "ultimate", the Arabic umm al- prefix creates a figurative phrase in which "mother" also suggests that the referent will give rise to many more of its kind. The phrase was used in the naming of a mosque in Baghdad, the Umm al-Ma'arik Mosque.

Enquire Within upon Everything - Wikipedia

The book was created with the intention of providing encyclopedic information on topics as diverse as etiquette, parlour games, cake recipes, laundry tips, holiday preparation, and first aid:[2] To quote from the editor's introduction:

Whether You Wish to Model a Flower in Wax;
to Study the Rules of Etiquette;
to Serve a Relish for Breakfast or Supper;
to Plan a Dinner for a Large Party or a Small One;
to Cure a Headache;
to Make a Will;
to Get Married;
to Bury a Relative;
Whatever You May Wish to Do, Make, or to Enjoy,
Provided Your Desire has Relation to the Necessities of Domestic Life,
I Hope You will not Fail to "Enquire Within."

Though not rich in such material, Enquire Within also provided the basics of an English-usage style guide, and also preserved examples of regional dialect usage (which it tended to mock as faulty).

Enquire Within Upon Everything, by Robert Kemp Philp (work) | The Online Books Page

110th version, the content and first pages

1. TO CHOOSE ARTICLES OF FOOD. Nothing is more choice of wholesome food.Apropos of this is an conundrum which is as follows: “A man went to market amusing and bought two fish.When he reached home he found there were three!How was this?” The answer is- “He had two mackerel, and one smelt!” Those who envy him his bargain need not care about the following rules; but to others they will be valuable.

589. PRECAUTIONS TO BE OBSERVED IN GIVING MEDICINES. 590. Sex — Medicines for females should nut be so strong as those for males, males, therefore it is advisable to reduce the the doses about one-third. This, however, varies greatly.

1144. MACARONI CHEESE. Fill a dish or tin with some boiled macaroni; butter it and pile it up with layers of macaroni and grated cheese (a high-flavoured one, such as Gruyère or Parmesan). Add sufficient butter and mustard, cayenne, salt and pepper. Cover with grated cheese, and serve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