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 Burger

2022-07-07

[ Note: This review is originally published as a part of a co-authored column article at SSPAI. ]

Beyond Burger 严格意义上对我来说不算新玩意,而是旧相识。2019 年在美国时,就曾买来尝鲜。但此后,虽然通过国内星巴克、肯德基的合作单品回味过几次,但一直没有复购来自己做过。实际上,Beyond Meat 也只是去年上线京东后,才比较容易从零售渠道买到。

顺便交代点背景。我虽然不奉行素食主义,但确实算得上有素食偏好,平日饮食结构大致类似于「鱼素者」(pescetarian):除大量消耗蔬菜外,蛋白质来源以鱼、蛋、奶、豆类及其制品为主。至于禽类和红肉,虽不排斥,但相对没什么兴趣、也确实比较少吃。因此,Beyond Meat 对我属于那种不是刚需,但如果条件和价格合适,就有兴趣买来做主菜的食材。

前几个月,我逛超市时发现 Beyond Meat 的产品在线下布局渐多,只是价格(2 片 4 盎司装超过 40 元)实在称不上有吸引力。但最近,新开的天猫和拼多多店都经常出现 25—30 元左右的折扣价格,跟普通牛肉饼接近,便随手买来重温一番。(在美国,同规格的两片装售价因渠道而异,一般在 5—8 美元不等,与普通牛肉饼持平或略低。)

见惯了数码舶来品同型号不同参数的桥段,也免不了把手头的国内版和美国版比较一番。这一比,还确实发现些差别:

(国内版数据来源为天猫店近日上架的新包装版本,数值相比旧包装有微调。)

可以看到,两者的配料大体一致,但含量在 1% 以上(根据美国版标签得知)的配料中,国内版没有使用椰子油;在豌豆蛋白、大米蛋白外,还添加了绿豆蛋白。含量在 1% 以下的配料则主要是次序变化(国内标签未注明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能是标注要求不同)。

营养成分方面,两国版本的差别则较大;尤其是脂肪含量,国内版的标注明显偏高。此外,就植物肉经常强调的低饱和脂肪优势,国内标签并未提及,但我买到的旧版包装上有宣传语称「每片含饱和脂肪 5 克,低于普通牛肉饼的 8 克」,与美国版的相同。(美国客服代表只笼统回复说是成份微调因为「各国法规有别」——好像也不能指望说得出具体别在哪。)

当然,参数差异并不代表实际体验。国内版的 Beyond Burger 和我记忆中的美国版也确实反映出类似的优缺点。

先说烹饪过程。Beyond Meat 一贯宣传高仿牛肉饼的烹饪体验;这是需要加些脚注的。至少在我的体验中,它比普通牛肉饼更难均匀、充分煎熟。包装上指示,应以「中高火」每面煎四分钟;而我拿自己充话费送的(比喻意义上)电磁炉调至中间档位,单面刚煎到三分钟,就发现有发糊的迹象,只好提前翻面。另一面也煎三分钟以后出锅,又发现最中间有一小部分夹生。但半生素肉不比半生牛肉,没法入口,只能切下回炉重造。此外,煎制过程中的产生油烟也要更多。 对于植物肉,主要评价维度集中在外观、风味和口感几个方面;品牌之间的差异,也是围绕这几个维度,依靠不同原料和技术做文章。具体到 Beyond Burger 上:

  • 外观:至少在我这双生疏于食材和烹饪的眼睛看来,和真牛肉饼是很像的。这既包括烹饪前后的色泽,也包括表面和切面的纹理。但在汁水这关还是漏了馅:靠甜菜汁仿制的「血色」偏深,量也有限。(根据风评,对手 Impossible Food 采用的植物基血红素 heme 仿真效果更好,但我没有尝过、无法评价,由此涉及的转基因工艺也是迟迟不能入华的监管门槛之一。)
  • 风味:我认为与牛肉有七到八成的相似度,主要的不自然在于自带一种烟熏味;虽不至于令人排斥,但会造成一种廉价感。这就类似于可以通过代表性的焦苦味分辨出低价速溶咖啡一样。
  • 口感:比下有余、比上不足。虽然远超那些一碰即碎、仿佛由面粉和豆粒捏合而成的普通「素汉堡」;但即使拿来一块平庸的熟食牛肉,韧性和咬劲也差距明显。

总体而言,这回对 Beyond Burger 的体验,与三年前并无差别。仅就「以假乱真」的目标而言,是整体及格、偶有出彩之处的。

但观察舆论不难发现,Beyond Meat 面临的批评和争议,并没有因为「更像」而成比例地减少。相反,「仿荤」似乎也和「仿人」一样,受制于「恐惧谷效应」:极为假牙(如校外小店里一块钱一包的「素肉」)或极为逼真(似乎还没有见到过)都不会引起排斥,反倒是这种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产品,更容易受到怀疑和挑剔。

实际上,尽管 Beyond Meat 看起来野心勃勃,最近还拉来卡戴珊做代言,但它的日子并不算好过:不仅一直受困于亏损,今年以来股票也缩水了六成。根据该公司在财报中的解释,主要原因是零售渠道需求疲软,以及通胀、大流行、劳动力和供应短缺等不利环境。此外,植物基产品的监管要求(特别是能否自称为「肉」)和执行标准也未成定局。在国内,Beyond Burger 目前是套用「速冻调制食品」下的「菜肴制品」标准生产的,而植物肉的团体标准还处于筹备起草阶段。

其实,作为一个素食爱好者,我更疑惑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植物基蛋白制品还是没有走出「仿荤」的窠臼。与其向我兜售一块「更像牛肉」的豆腐,倒不如直接做一块「更好吃」的豆腐来得有吸引力。而在面对更大多数主流食客时,再怎么宣传逼真的特质,都难以撼动人们对真肉的偏好。至于有些产品选择与网红营销和饮食焦虑沆瀣一气,就更是等而下之了。

俗话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但如果只有比较,就会自我伤害。仿肉产品的一个悖论在于,当它们将传统肉类作为模仿、批判和颠覆的对象时,也就暗含了自己低「肉」一等的假定,体现出一种不自信。至于健康、环保的论调,暂且假定相关研究依据经得起推敲,也常常是脱离语境的,只有在植物基产品走向主流后才能成立。对于大多数只是为了尝鲜而「打卡」植物肉的人来说,吃植物肉那顿的任何脂肪摄入或碳排放削减,都会被紧邻其后的常规饮食抵消和稀释。

而如果植物基产品想走向主流,就有必要跳脱出「勇者斗恶龙」的陈词滥调,建立起独立的身份和叙事。未来并不见得需要一种新肉,但一定可以容得下一种新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