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WI-1000X 评测

Nov. 26, 2017

「妥协」一般不是一个好词,特别是用在科技产品身上的时候。

毕竟,科技在人们的直觉中就意味着前卫、突破、创新。在滚滚向前的科技潮流中,「妥协」很容易被当成落后和偷懒的同义词。但浸淫数码多年的老玩家也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很多时候,前卫的,终究只在发布会和闪光灯中闪耀;而妥协的,才是真实世界中最可靠、稳定的日常伴侣。

入手 WI-1000X 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会买的是同系列的「降噪豆」WF-1000X。是的,与索尼今年同系列降噪新品相比,WI-1000X 既没有 WF-1000X 那样前卫的形态,也不像 WH-1000XM2 那样有前代产品的高口碑做背书,正像是一个夹在两者之间的妥协之作。毫无意外地,上市前多数的关注度都集中在了设计超前的降噪豆身上。

然而,正式发货后,很多人发现 WF-1000X 并不如想象中美好,声音延迟、蓝牙中断、续航有限等问题让不少原本准备「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的观望者却步,其中就包括笔者。相反,原本没那么起眼的 WI-1000X 反倒走进了人们的视线。颈挂设计、圈铁单元、10 小时续航的配置单虽然称不上惊艳,但也是相当平衡稳妥的配置。结果,WI-1000X 顿时颇为热销,一度还出现了断货和炒价的现象。走进十一月,随着供货逐渐稳定,笔者也终于以较为合理的价格将其收入囊中。

WI-1000X

那么,WI-1000X 的「妥协」,到底是技术制约下的无奈之举,还是权衡利弊后的理性选择呢?这正是我在半个多月的使用中试图找出答案的问题。

外观和佩戴

WI-1000X 的外观很容易描述,那就是一个「项圈」。但仔细观察起来,这个「项圈」所用到的材质是非常多样的。外侧,环绕颈部的部分是哑光的拉丝金属,而向两端延伸的部分则是磨砂质感的塑料;内侧,接触后颈部的部分采用了海绵填充加皮质包裹的设计——类似于自家头戴耳机头梁部分,而两端则仍然是塑料,但采取了类肤质感的处理。整体来说,做工维持了索尼一贯的水准,但美中不足则在于材质类型过多,近看有种拼凑而成的割裂感。

项圈使用的不同材质

WI-1000X 的按键没有采用常见的规则设计,而是直接将功能键的图形凸刻在机身内侧,在视觉上比较简洁美观,但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手感和盲操时定位的便利。

控制按钮

不得不说,虽然对 WI-1000X 项圈的尺寸有一些心理准备,但实际拿到手后,其强烈的「存在感」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料。首先,项圈非常坚固,自由缩放的空间很小,加之以金属外饰带来的视觉暗示,让人仿佛觉得稍微用力就会撅折。除了坚硬,WI-1000X 的项圈也很「粗壮」,特别是在两端处,由于加入了收纳线缆的凹槽,项圈向外凸出了一截,整体厚度达到了 1.5 厘米,相当于两部 iPhone 叠加的厚度还多。

这种壮实的结构设计必然会影响 WI-1000X 的便携性。第一次戴上这幅耳机时,我仿佛感到自己肩部长出了两个犄角,忍不住反复用手确认它们没有过分突兀,以至于在户外引来旁人注视。11 月的北京气温已近零度,怎么摆放这两个「角」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放在外套外面,未免显得不太整洁,还可能和围巾缠在一起;放在衣领里面,如果是开领的大衣倒也罢,如果是比较紧凑的拉链外套,就会觉得衣领里捂了两个弹簧,同样不太舒适。

佩戴效果

另外,只要是蓝牙耳机,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适不适合运动」。然而,WI-1000X 机身重量是 71 克,相当于 Beats X 的三倍。这当然不会给颈部带来什么负担,但的确意味着它和「运动耳机」的标签基本无缘。在我的测试中,轻微的跑动就足以引发项圈的上下颠簸和左右晃动。加之 WI-1000X 并无增强耳塞稳固性和防水性的设计,可以想见,它是很难胜任任何具有锻炼作用的跑步运动的。

降噪和软件

当然,购买 WI-1000X 的主要动机还是为了它的降噪功能。必须承认,在降噪领域,BOSE 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标杆,但索尼其实也有着相当的迭代历史和技术积淀,去年一炮走红的 MDR-1000X 即是一证。因此,WI-1000X 的降噪性能是令我期待的。

实测中,在交通要道旁的人行道上,WI-1000X 能过滤掉汽车大部分的引擎噪音,但车辆高速掠过时的气流声还是较为明显;在地铁上,最主要的噪音来源——轨道的摩擦声有明显衰减,嘈杂的人声虽无法完全去除,也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抑制。笔者手上没有 BOSE 耳机做对比,无法判断 WI-1000X 能在多大程度上追上前者在坊间「隔绝人世」的赞誉。但相比于索尼之前的有线降噪产品 EX750NA,WI-1000X 的降噪效果确实有明显提升。从直观的角度描述,开启降噪后,在这些嘈杂的户外场景中,我只需将音量在室内聆听时的基础上稍微增大一格,即可获得足够清晰的效果。

室内场景中,WI-1000X 的降噪功能也能发挥很大作用:家居环境中的微波炉、洗衣机、扫地机器人等都会发出噪音,公共餐厅中的喧哗声也很影响就餐感受,而这些噪音都可以通过开启降噪得到很好的控制。(一个意外发现是,WI-1000X 的降噪对鼾声有奇效。)而且,相比于笔者之前试听过的其他降噪耳机,WI-1000X 的底噪非常克制,因此不会出现在安静场景中使用时,底噪比环境噪音还明显的情况。

WI-1000X 的降噪能力

此外,随着各家蓝牙耳机厂商纷纷开发配套的手机 app,索尼今年也追上一局,为新品耳机上线了 Headphones Connect。与其他厂商相比,这款 app 的功能不可谓不多:包括三种情景模式的切换及自动检测、多达二十级的环境音穿透等级设置、气压检测和调整、立体声定位调节、均衡器设置、蓝牙传输协议切换等等;各种开关和滑块足足排满了三屏的长度。

Headphones Connect app 的功能

可惜的是,这款 app 的实用性其实有限,因为它的设计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WI-1000X 最典型的使用情景,正是户外移动等用户的注意力和精力被其他事项占据的时候,这才需要蓝牙来解放双手、降噪来解放双耳,又从何而来额外的功夫去对着繁杂的设置精挑细选呢?

原本相对实用的风噪控制和人声聚焦功能也因此失去了意义——等你手忙脚乱掏出手机、打开 app 等待加载完毕、从一堆按钮中打开这两个功能,无论是风声还是人声很可能早就消散不见,只剩下你在原地瑟瑟发抖、一脸茫然。正因如此,在过了开箱后短暂的新鲜期之后,笔者就将这个 app 完全抛在一边,只通过机身上的降噪开关按键在降噪开—降噪关—环境音传统三种模式间循环切换。

音质

蓝牙耳机一向被认为很难与高音质联系在一起,但 WI-1000X 的一大卖点恰恰在于其声音素质。根据官方宣传,它在硬件上采用了一圈一铁组合,并且属于宽频响范围的 Hi-Res 产品。这类似于同品牌有线耳机 N1AP/N3AP 上的配置,但不清楚是否使用了相同的单元。

WI-1000X 单元透视图(在官方图片基础上标注)

与笔者手上单动圈单元、但同属 Hi-Res 产品线的 EX750NA 相比,WI-1000X 的优势是明显的。相比于前者过分偏向下盘、略显浑浊的声音,WI-1000X 发出的声音明显更为清亮、均衡,动铁单元的加入更提升了高频部分的质量。当然,从挑剔的眼光看,蓝牙传输的声音还是不免有些「数码味」;这或许可以通过支持的 aptX、LDAC 等高码率协议进一步改善,可惜笔者的并无测试的设备条件。此外,WI-1000X 还默认开启了索尼的 DSEE 音效,这实质上是一种插值算法,可以一定程度上还原 mp3 等有损压缩格式在高频部分的音质损失。

总而言之,WI-1000X 的音质虽然受到传输方式的限制,但仍然可谓同类产品在此方面的一次突破,它表明无线耳机/降噪耳机在实现核心功能之外,是可以提供令人满意的音质表现的。在入手 WI-1000X 之前,笔者一般只用蓝牙/降噪耳机收听播客、偶尔听听编曲简单的流行乐;在室内想要专心听音乐时,一般都会换上音质更有保障的有线入耳或头戴耳机。但使用 WI-1000X 后,我也开始试着接受用它来满足这些音质要求较高的收听需求,并且在很多时候并不会过分纠结于声音细节上的细微劣势。

其他细节

耳塞套

索尼入耳式耳机的配套硅胶耳塞套(俗称「哥伦比亚套」「哥套」)一直在发烧界颇有名气。凭借不错的质量和舒适度,拆机单卖的这种配件一直很有市场。而在 WI-1000X 的配件中,除了传统的硅胶套,索尼还提供了新的「三重舒适耳塞」。所谓的「三重」指的是外层的海绵材质、内层的硅胶材质和尾部的特殊贴合耳道处理。这就不得不将其与经典的海绵耳塞套——Comply 套(俗称 C 套)做对比,后者一直以其良好的隔音性能而受到推崇,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它那种填塞耳道的侵入感,也有人批评它会让声音变得过为浑浊。

索尼的三重舒适耳塞实际质感介于传统的硅胶套和海绵套之间,虽然在外观上与 Comply 套颇为相似,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硅胶套的弹性。佩戴后,耳朵的感觉与硅胶套并无太大差异,不会感受到初戴 Comply 套时那种颇为强烈的充胀、摩擦和干燥;得益于增强的韧性和厚度,这种耳塞套也能比之前的纯硅胶套提供更好的隔音性能。

WI-1000X 的三重舒适耳塞套

但三重舒适耳塞的劣势也正在于材质选用上试图两头讨好。由于保留了硅胶材质,它在干燥的天气下显得过于光滑;加上海绵材质带来的额外体积和弹性,就使它容易撑在耳道较浅的入口处,不够深入也不够稳固。笔者平时一般使用中号(M)耳塞就已经足够;但在使用中号的「三重舒适耳塞」时,则明显感到支撑性不足,在快速走动时和风中容易脱落,必须换用大号(L)才能舒适使用。于是,笔者最终还是选择了订购惯用的 Comply 套。(顺带一提,与多数索尼入耳式耳机类似,WI-1000X 适用 200 尺寸的 Comply 套。)

续航

索尼官方宣称 WI-1000X 在开启降噪时能使用 10 小时,而充电约 15 分钟可获得约 70 分钟的聆听时间。实际使用给我的感受是续航无功无过,肯定不会出现关键时候掉链子的问题,但似乎也离 10 小时有所差距。在每天两小时的通勤使用和一两个小时的室内使用下,两天一充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需要额外提出的是,iOS 系统对于非「亲生」的耳机虽然能显示电量,但相当粗略,只有 100%—70%—50%—30%—10% 几个档位,因此看到电量下降时应当及时充电,以免外出时自动关机。

多设备连接

考虑到大多数用户都有多台设备,蓝牙耳机的多设备连接功能是一项重要的软实力。遗憾的是,WI-1000X 在这方面的表现非常令人困惑。连接一台设备后,如果想连接其他设备,唯一的方法是先关机、然后长按电源键七秒进入配对模式,然后和新设备配对。在和一台以上设备配对后,即使在某台连接的设备上重新点击配对,并看到屏幕上成功连接的提示,WI-1000X 仍然无法播放来自该设备的声音,更遑论像 EarPods 那样只要直接播放就能无缝切换。结果,WI-1000X 每次更换声音源都必须重新配对,多设备连接能力几乎为零,严重影响使用体验。

以 WI-1000X 的定位而言,要说硬件上不支持这么基础的功能是不可能的,笔者只能推断为软件优化上存在疏漏,希望能在之后通过固件升级等方式加以解决。但无论如何,这显然是一个十分低级的失误。

总结

看完上面的逐项评述,即使笔者不加总结,你应当也能看出我对 WI-1000X 的复杂情绪。这确实是一款体现了诸多「妥协」、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产品。我既惊艳于它的优秀做工和音质,又蹙眉于它的五大三粗和功能、软件设计上的弄巧成拙。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通过接受妥协、接受技术和成本的限制,WI-1000X 是类似产品中少有的在各个维度上做到良好平衡的一款。你固然可以从它身上挑出诸多不完美,但同时也很难从声音、设计、功能等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尺度上挑出一个拒绝它的理由。

那么,这款产品是否值得购买?这归根到底取决于你想拿它来做什么。可以理解的是,从消费心理的角度来说,我们都希望自己买到的产品是尽可能「全能」的。最理想的耳机应当兼顾便携和音质,上得了大马路,下得了健身房。但理性告诉我们,在各种技术发展程度的制约下,这样的耳机在短时间内还不会出现。

在我看来,WI-1000X 最适合的使用场景还是户外步行和公交通勤。这些场景既能充分发挥它在降噪和音质上的优势,又不至于过分暴露它在便携性等方面的瑕疵。相反,室内静止场景仍然是头戴监听耳机的主场,而健身房和田径场则最好还是交给轻盈、稳固的无线运动耳机。

「全能」的耳机会不会有?我相信会,但今天还不是时候。在那天到来之前,WI-1000X 靠接受妥协提供了一种中庸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