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下一个应用,未必是程序
一、程序的谢幕与应用的崛起
在我接受电脑启蒙的时候,Windows 98 还是国内装机的主流。对当时的我来说,系统里最有魅力的莫过于「开始」下的「程序」(Programs)菜单。IE 浏览器、Office、画图——「程序」菜单就像一个包罗万象的百宝箱,里面的每个「程序」都是值得探索的宝藏。随着系统升级到 Windows XP,「程序」变成了「所有程序」(All Programs),MSN、Movie Maker 等新花样也加入其中。
「程序」的使命终结于 Windows 8。这代颇为激进的系统不仅取消了开始菜单,代之以磁贴风格的开始屏幕,也用「所有应用」(All apps)取代了「所有程序」。不仅如此,系统各处涉及「程序」的措辞,都被查找替换似地「升级」成了更时髦的「应用」。Windows 8 折戟后,微软在 Windows 10 中有所收敛,把开始菜单等传统设计还给了用户,但「程序」一词却留在了历史中,只在控制面板等残留的旧组件中才能看到了。

留心观察,「应用」取代「程序」之势并不只发生于 Windows 系统中,在其他科技语境以至日常沟通中都是如此。但如果要考究「应用」与「程序」(以及另一个相近概念「软件」)究竟有什么区别,似乎也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不妨先看看词典和百科怎么说。概括而言:
- 程序(program):是可以被计算机执行的一系列编码指令。
- 软件(software):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非物理部分,包括程序、库(library)及相关的数据、文档、媒体等。
- 应用(application,常缩写为 app):是「应用软件」的简称,指用于执行特定任务的软件,与「系统软件」相区别。
可见,尽管常被混用,三个概念的侧重仍是各有不同的。「软件」强调「非物理」的属性,可以指可执行的代码、也可以指不用于执行的文档等;其中可执行、用于完成实际任务的才是「应用」。另一方面,「程序」强调代码的可执行性,也未必直接面向用户;一个应用可能是由无数个只具有抽象功能的程序模块组成的。
再看辈份,《牛津英语词典》中,三个单词的在计算机领域的最早例句分别见于 1946 年(program)、1959 年(application)和 1960 年(software),相隔不远。就连让人感觉更时髦的缩写「app」也年届不惑。1981 年,就有科技公司雇主在《Computerworld》杂志(已停刊)的招聘版上刊发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