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地叫外卖
(一)
假设你是某个寄宿高中的住校生。你知道学校附近、最多几分钟路程之外,有很多好吃的小吃摊点,比如推特炸鸡排、油管烤串、汤不热辣糊汤、谷哥大排档等等。但是,学校管理者执着于父爱式的管理理念,以出校门不安全、怕学生去网吧、校外食物质量堪忧等一系列理由,制定了严苛的出校条件,以至于你实质上没有任何合法方式出去大快朵颐。同时,校内几家食堂又和后勤部沆瀣一气,大搞垄断,没有任何竞争压力,做出来的东西经常价高量少、口味奇葩。
更奇葩的是,学校从来不承认拦着你们出去吃外卖。名义上,校规并不禁止住校生出门吃饭。但一旦有人真的试着这么做,要么被门卫直接赶回来,要么被盘问半天、以致错过了饭点;更有甚者,门卫还被要求给不熟悉校外情况的学生指错误的路,让兴冲冲出门的食客空手而归。如果有学生提意见,或者有记者采访,学校的答复要么是「是这些经营者自己放弃做我们学生的生意的」,要么是「我们一直允许学生在在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下自由选择饮食」,要么是「希望个别摊贩不要老是想着搞个大新闻,个别记者朋友不要听得风就是雨。」
(二)
你想到了求助于走读生。这些学生家住校外,有合理的理由必须定时出入校门。于是你拜托一个关系不错的走读生,让他每天上学时给你顺便捎一块推特炸鸡排。事就这么成了。
但你们很快发现这么做并不够稳,主要是因为你们那个好管事的班主任经常偷听学生对话,某天发现你俩的交易后大为光火,把你们叫去办公室狠批了一顿。看来以后明面上找人带外卖是不现实了。
这也难不倒你。你想起来校规其实允许走读生帮住校生带一些生活必需品,但条件是必须用学校特定的「威匹恩」牌购物袋,以示区别。于是你玩起了挂羊头卖狗肉的把戏,让走读生以代购生活用品为由,帮你把推特大鸡排带进来。很多学生纷纷效仿,一时成风。
好景不长,学校很快发现,越来越多的走读生进校门的时候提着个购物袋。要知道不久之前还没几个学生会这么找人代购生活用品。拦住几个人一检查,果然里面装的都是香喷喷的大鸡排,于是开始从严整治。而且,由于这种方式的特征太过明显——拿着外卖的走读生用的全是学校指定的「威匹恩」牌购物袋——教导主任一抓一个准。几次运动式的集中整治后,学校出台新规,从此以后再代购生活必需品,必须提前报备,并且接受检查。很显然,此路也不通了。
(三)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久,一个网名叫做 clowwindy 的学生钻研出来一套安全机制,发在论坛上,教大家跟走读生谈带外卖的时候要用暗号,外卖拿进来的时候要放在拉链包里扣严实,等等。大家一试,果然骗过了门卫,于是四处传播,并管这套方法叫 Shadowsocks。
后来,又有一个网名叫做 breakwa11 的姑娘加入了研究。她认为 clowwindy 搞的那套暗号不够安全——比如,暗号的字数都是一样的,时间长了就容易引起老师的警觉。于是她作了一些修改,搞出来一套自称为改进版的暗号,叫做 ShadowsocksR。她还提出了一种混淆视听(obfuscation)的技巧,比如把外卖放在教辅书店的塑料袋里,谎称是帮人买练习题做——多么光明正大的理由!这样就能大摇大摆进校门而不被保安拦住了。
除了不容易被保安针对,SS 和 SSR 还有一个好处是它们更为灵活。比如,在威匹恩时代,根据之前你和走读生达成的共识,他会帮你从校外带所有你想吃的东西。但其实有些基本款食物,比如馒头、米饭,校内外区别不大,没有必要都从外面进口,何况那样还会耽误不必要的时间。而现在,大家都知道可以另外列一个清单交给走读生,写明哪些东西需要从校外带,哪些东西自己在校内食堂买就行了。
后来发生了一些插曲,比如 clowwindy 被老师请去喝茶,勒令他以后不准再传播这些歪门邪道。比如 clowwindy 公开批评 breakwa11,说她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却把功劳都归在自己头上。又比如 breakwa11 的真实身份被人挖出来,她担心自身安全也宣布退隐。
但看戏归看戏,SS 和 SSR 还是成为了大家吃外卖的必学技能。虽然每逢学校搞校庆、开大会之类的特殊时期,还是会一阵风地严整一段时间纪律,但法不责众,最多也只能抓几个出头的来杀鸡儆猴;学校和学生间似乎暂时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四)
随着带外卖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一些有商业头脑的走读生开始办起了地下的外卖组织。这其实并不新鲜,威匹恩时代就有人这么做了;只是 SS 和 SSR 的发明大大降低了批量化业务的门槛,于是大大小小各种外卖组织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不同组织在收费和服务质量上差别很大,「商业模式」也有所区别。有的组织搞的是一条龙服务,开发了一些私有的通讯方式,完全傻瓜化,你交钱入会后只管点单收货就好了。而另外一些组织只起中介作用,把一群有志于此的走读生集结起来,你根据自己班级和想吃的外卖的位置,自己选择最合适的代理人。
当然,也有些人不愿意选择这些一条龙服务,而是完全靠自己联系走读生求代购。这更花费精力,而且一旦找到的走读生被怀疑和针对,就得另请高明,之前的人际投资也就打了水漂。但对于门路广、沟通能力强的学生,这也不失为一种节约开支、高度灵活的好办法。
不过,最近似乎风声越来越紧了,很多办了几年的老组织在学校的纠察下被迫解散,还有一些牵头的学生被揪出来按照校纪处分。结果,很多组织有的宣布自行歇业,有的则活动得更加隐蔽,或者停止接收新会员。
(五)
在跟学校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你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比如,虽然你是个叫外卖的老司机,但也有过几次翻车的惨痛经历——被你拜托的走读生其实是教导主任派来的内鬼,转头就把你的违纪事实报告给了学校。还有几次,你找到跑腿工虽然没有出卖你,但是因为胆小怕事,听说风声越来越紧,就撒手不干了。
痛定思痛,你觉得自己之前还是太过相信兄弟义气,但只有利益是永恒的。从此,你叫人带外卖时,都会给一些辛苦费;如果有人号称当雷锋、分文不取,你反而会提高警惕,一般都不相信。
你还发现,虽然随便拜托一个走读生都可以帮你买外卖,但总有一个选择优劣的问题。总体来说,让住在离学校比较近的小区——例如霓虹小区、九龙小区,灯塔小区西区也还说得过去——的学生,就要比住在比较远的小区——例如府国小区、温鸽华小区——的学生效率更高。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学校有好几个校门——主要是殿信门、逸动门和廉通门,不同班级离不同校门距离不同,每个校门到上述那些小区的便利程度也不一样。比如,你们班教室离殿信门是最近的,这是大门,但人流量也很大,保安查得很严。一到饭点,出入效率往往堪忧,好几次把你饿得半死。再加上大家都知道找霓虹小区的学生路程近,那条路上也是人头攒动,买外卖效率越来越不如以前了。反倒是小一点的逸动门,到各大外卖摊点都更快捷,保安也比较 nice,不喜欢为难学生。
经过权衡,你最终选择拜托一个住在维也纳小区的同学。这个小区不算近,但是来往的人没那么多,还有一条编号 CN2 的捷径直通校门,反而效率很高。
(六)
看起来,你的饮食问题暂时解决了。但外卖吃多以后,你也逐渐发现它们并不像你一开始想象的那么美好。例如,有的大排档做出来的东西确实不太卫生,好几次把你吃到腹泻;有家龙虾饭前几次让你惊为天人,后来越吃越觉得口味单一,让人怀疑它的持久人气是不是因为偷偷掺了罂粟壳。
进一步地,你开始思考学校管理制度的悖论:学生之所以讨厌食堂而向往外卖,只是因为食堂口味差吗?还是因为学校用一堵墙人为制造了「校内」「校外」食物的区别,反而让选择权和自由被压抑的学生一边倒地认为后者一定更好?
你一时想不出答案,也懒得再想。你还有很多书没有背、很多题没有刷;生存问题总是得先解决的。阳光从窗外照亮了墙上马克思像的大胡子,他慈祥地注视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