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饭 2.9 和 3.7

2020-03-10

最近在家办公时间比较多,伙食问题难免要多费神。虽然一直尽可能自己动手做饭,但毕竟厨艺有限,做多了终归会黔驴技穷。年前曾经趁打折买了一批饮料版和固体版若饭,但为了省事扔在了办公室,也不想专门跑一趟去拿。想到之前还没有试过他们的粉末版产品,就买了两罐粉末版 2.9 版尝试。

因为之前刚吃完 Huel 的存货,免不了拿它和若饭粉末版做比较。在我吃过的各类代餐中,粉末版 Huel 可以说是饱腹感最强的。这既来源于它冲泡后浓稠的质感,也是因为 Huel 粉末非常「吃水」——官方建议的注水量是每 100 克(对应 400 卡热量,正好一顿)加水 17 fl oz(502 mL),因此,每份的质量达到 600 克,做出来是毫无疑问的「大碗」。

相比之下,粉末版若饭则「轻盈」很多。400 卡热量对应约 90 克粉末,并且建议的加水比例则是 1:3,即一份做出来总计 360 克,只有同等热量 Huel 的 60%。再加上若饭的口感走的似乎是顺滑路线,更像是饮料、而不是 Huel 那样的「粥」,喝完后的饱腹感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我必须再搭配些蔬菜才能保证在下顿前不提前挨饿。至于口味,与我之前喝过的原味饮料版若饭比较类似,但似乎奶味更浓一些,比较符合我的偏好。

另外,我比较喜欢把代餐加热后再喝,而不同代餐在受热后的差异远比常温时大得多。Soylent 和 Huel 在加热后都会变得更浓稠,但热的 Soylent 比较顺滑,更像是奶昔,热的 Huel 完全变成了「大果粒」的燕麦粥。而粉末版若饭则让我非常意外,在受热以后变得非常……蓬松,一勺铲起来轻飘飘的,几乎像是奶盖或搅打奶油了。我并不排斥这种质感,觉得还挺有趣的,但这也进一步削弱了饱腹感——毕竟有谁能靠奶盖吃饱呢。

加热后的若饭「奶盖」

总的来说,粉末版若饭给我的印象尚可,按原价换算每 400 卡 12.8 元的成本也是为若饭产品线中最低的。但除此之外,口味和口感相比于饮料版并没有很强的个性,除了出差时能带上飞机似乎没有什么非选择不可的理由。

(顺带提一句粉末代餐的制作方式:尽管厂商们为了凸显便捷,一般都会将制备过程简单描述为「加水—摇晃」的免工具两步走,但请不要相信这种说法。手摇的确可以把粉末代餐和开,但要真正做到搅拌充分,得到均匀的口感,最好的方法仍然是用料理机。)

另外,若饭最近还把饮料版产品线 升级到了 3.7 版,不过还在量产过程中,要等到 4 月 10 号发货;目前预定会送几瓶和量产版基本一致的「测试版 3.6」(真的是非常像国内互联网厂商的套路……)。从数据上看,新版的热量仍然维持在 350 卡不变,主要营养素的比重的变化也基本可以忽略,相比之下稍微显著一些的变化是纤维从 8.8 g 增加到 9.8 g,糖分从 6.9 g 减少到 4.2 g。根据官方说法,新版是「液体版里口味最理想的一个版本」(虽然他们当然会这么说)。

试喝我收到的 3.6 版,初步印象是颗粒度和黏稠度都有所减少。前一个变化可以认为是进步,后一个变化的好坏则因人而异——我个人就偏好稠密一点的口感。成分中糖的减少也反映在了甜度更低的口味上,豆味也有所减弱,似乎与印象中的原味 Soylent 更接近了一些。整体而言,比以往更加清淡,倒是很符合代餐的原旨,但感官上确实并不讨巧。

最后,我比较了一下若饭目前三个产品线的营养素和成本:

根据数值看,固体版在营养素方面比较突出,例如有着最多的蛋白质和纤维,以及最少的碳水和糖;而粉末版则具有比较明显的价格优势。饮料版则在各项数值上都不占上风,但毕竟吃起来更加方便,根据经验也有最强的饱腹感。因此就我自己而言,估计仍然会以买饮料版为主,搭配少量固体版和粉末版备用(同时再次怀念一下国内买不到了的 Hu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