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 V 的钱可以躺着挣吗?

Nov. 4, 2022

A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appears on Nov. 4, 2022 on SSPAI as a member-only post. Learn more or subscribe

马斯克收购推特后并没有消停,用「新官上任三把火」来形容他的工作量,相当于贬低他蒙头大睡了一个星期。

在众多引人眼球的举措中,尤其引发争议的是关于账号认证的调整。根据传出的内部消息,马斯克要求将目前月费 4.99 美元的订阅服务 Twitter Blue 涨价到 19.99 美元,并且作为获得推特认证标识(即著名的「蓝色对勾」)的前提条件。据称,参与该项目的员工被要求在 11 月 7 日之前上线这项功能,不然就要被炒。

这项举措之所以受到关注,除了听起来颇为夸张的价格,更重要的是它将会直接影响认证功能的定性。至少到目前为止,推特的认证在名义上还是一项促进「信任和安全」的功能,旨在说明「这就是那个人(或机构)的账号」,仅此而已。将这种公益职能拿来变现,不能不引人侧目。此外众所周知,国内各大社交平台也早已开始渲染和挖掘认证身份的商业价值,并收取数百元起跳的「年审」费用。因此,这种遥相呼应的偷师行为,也受到了国内的广泛关注。

要理解这一变化的利弊,有必要回顾一番推特认证功能的历史。实际上,对于认证功能的范围和机制,推特自己也经历过多次摇摆:

  • 2009 年,推特第一次推出账户认证功能,但采用邀请制,不接受公众申请。在功能说明中,推特谨慎地表示徽章只能证明推特「已经与该帐户所代表的个人或实体保持联系,批准其使用该账户」,不能证明账号中的内容是亲自发出的;反过来说,没有验证的账户也不意味着就是虚假账户。

    推特认证徽章的最初形态

    推特认证徽章的最初形态

  • 2016 年,推特开放了认证徽章的申请,规定文体、政治、传媒、商业等「主要兴趣领域」的账户可以自主申请认证,并制定了比较模糊的流程和材料要求。但仅仅过了几个月,推特就因无力处理大量认证请求而关闭了申请通道,重新改回了邀请认证模式。

  • 2021 年,推特重启了认证申请通道,除列举认证领域外,进一步提出了「真实性」「关注度」和「活跃度」三方面的判定标准(这也是 FacebookYouTubeSnapchat 等其他国外平台广泛采用的标准)。

其实,围绕着认证功能的所有疑问和争议,归根结底都是在质询一个问题:认证究竟代表着什么?

尽管出于谨慎目的,几乎所有提供认证服务的平台都会以不同方式表达「认证不代表认可」的免责声明;但无论从平台审核认证的机制、还是社区解读认证的方式看,这种说法事实上是很难成立的。

一方面,认证审核不可能是完全客观、机械的。平台根据审核规则授予认证标识,至少表明它根据自主判断,认为申请者提供的材料足以证明其真实身份。在这个过程中,平台必然需要动用自身的权威和信誉,为其作出的决定提供支撑。在审核标准中被广泛采用的「关注度」标准其实借用自维基百科,原本用来判断一个话题是否配得上获得单独词条。但在维基社区中,围绕这个标准的修订历史和讨论记录已经积累了上百万词,其主观性和复杂性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包括推特在内的很多平台,还将不违反其自主制定的社区规则作为认证前提,并将取消认证作为违反规则的惩罚手段。实践中,它们也经常对于认证争议人物采取谨慎态度(例如,推特始终没有通过朱利安·阿桑奇的认证申请)。这些政策在法律上和商业上具有不同程度的合理性,但显然都超出了仅仅对账户身份「验真」的范畴,反映了平台对于账号背后主体的主观评价。

另一方面,无论平台如何否认对认证身份的引申解读,都难以避免用户将认证标识看作一种「身份象征」、一种值得追求的资源或奖励。越是具有主流甚至垄断地位的平台,其认证身份的外部效应也就越大。实际上,由于认证资格数量有限、授予权被平台方所垄断,由此形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市场为认证状态赋予一个「价格」;这种效应是不以平台方的意志为转移的。

现实中,推特的认证蓝勾已经形成了一个「阶层」,成为了某种公信力的象征。2020 年 7 月的推特比特币骗局事件就是这种现象的生动反映。当时,由于大量认证账号(是的,包括马老板)被黑客控制、发布加密货币诈骗信息,推特不得不临时禁止了全站认证账号的发推功能,引起了不少草根账号的嘲讽和「庆祝」。而至于微博等国内平台,更是在营销中不加掩饰地鼓吹认证身份的潜在商业价值。

马斯克账号被黑现场

马斯克账号被黑现场

因此,对认证身份收费的风险在于:平台本就从认证服务中间接获利(至少反映于强化了平台对于账号、内容和流量的控制权)、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现在将这种认证行为商品化、与其他商业性质更强的服务绑定在一起销售,只会进一步模糊认证身份的含义、破坏认证行为的中立性,进而加重平台对于认证结论相关争议的责任。

例如,在美国,根据著名的《通信规范法》第 230 条,平台通常不对用户发布的侵权内容承担责任,也不因善意的内容审查行为承担责任。即使对于 230 条不保护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只要在被侵权人投诉时及时响应,也可以凭借「避风港」原则获得保护。在国内,对于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的侵权,平台也可以通过类似的「通知—删除」方式获得免责。

但获得这些保护的前提,都是平台对于用户的侵权行为不知情也不应当知情,也没有为侵权提供便利和帮助。因此,如果平台将认证身份当做一种商品来销售,一旦出现冒名认证获得通过,或者认证账号发布不当内容等事故,平台就有更大的风险被认为同负责任,或至少要花更高的成本证明自己的「清白」。

有没有什么能「两全其美」、稳妥赚钱的方法呢?一种可能的路径是:严格区分身份认证和增值服务,将身份标识的「验真」和「装扮」功能相互剥离。

一方面,对于验真目的,通过接入公开数据库(例如政府提供的身份、商标等数据库)、提高流程透明度、自动识别结合人工复核等方法,尽量提高身份认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例如,推特从 2020 年 8 月起,除了普通认证标识外,还推行一种特殊标记,专门针对政府机构(以旗帜图标表示)、国家附属媒体(以讲台图标表示)以及相关的个人账号。这种标记在添加流程上更加审慎,作用也不在于制造名气或流量,而是在于明确提示账号性质、按需调节算法推荐,从而促进公众知情和公共利益。尽管该标识推行以来的执行过程不无争议,但仍然有经优化和推广,作为验真专用标识的潜力。

推特对于政府机构的新版标记

推特对于政府机构的新版标记

另一方面,对于身份标识的装扮功能,则无妨像早年的 QQ 装饰、近年的游戏内装扮那样,充分商业化、市场化,并和营销互动等增值功能一并销售。

这当然只是一种高度理想化的状态。如上所述,身份认证的一个内在矛盾,就在于其权威价值和商业价值是难以分割的;对判断权的垄断是认证标识的价值来源。如果将平台的权威性(甚至武断性)完全剥离,「蓝 V」「橙 V」很可能也就卖不动了。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还需要通过反复实验甚至争议纠纷来试探和达成共识。

但至少目前,中外平台似乎都准备先向钱看再说。就在推特计划对验证收费的消息传出后不久,微博 CEO 转发了一条相关话题微博,特别引用了其中关于付费认证的表述,并附上了「思考」和「斜窥」的表情。

目前,这条微博下方热度最高的评论是,「你学点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