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手段和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这些技术和模式与知识产权相遇时,就会引发很多新形态的纠纷,给法院裁判造成难题。本案中,法院判决中存在不少值得商榷之处,究其原因,正是因为那种针对传统著作权主体的思路,已经不适应分析互联网条件下著作权关系的需求;那种针对不同著作权客体严格分类加以保护的方法,在日新月异的作品形态面前,已经显得过于僵硬。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新问题,法官不应拘泥于法条文字,而应灵活运用体系解释、扩张解释等工具,以开放的心态作出裁量。 也应看到,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官在适用法律时遇到的困难,本质上反映的是法律自身存在的缺陷。例如,如果“视听作品”的内涵能够得到扩展,那么论证游戏画面是否构成作品或许就不会存在那么多争议和弯路;如果“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交互性特质能有所宽松,那么本属于著作权争议的游戏直播侵权就不用频繁求助于竞争法。面对不断发展的现实,诉诸兜底条款或者原则性规定固然是一种妥协之道;但要鼓励技术创新、扶植产业发展,法律还需走出传统思维的窠臼,充分体现时代发展的趋势。…
标签: Academic
论世宗之失——从明代大礼议事件看传位礼制的内在价值
大礼议,是明世宗朱厚熜登基后,与朝臣因生父称号问题引起的一场论争。当时,以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正德旧臣认为,世宗按兄终弟及继承堂兄武宗的帝位,相当于过继给武宗之父孝宗,因此要认孝宗为父。然而,世宗只愿认孝宗为伯父,坚持尊崇其本生父兴献王,以至于想要将其迎入太庙并追封帝号。这场斗争持续三年,以世宗依靠强权压制大臣,追尊朱祐杬为明睿宗,祔于太庙,并改其陵墓为显陵告终。世宗如愿以偿,取得了全面胜利。 大礼议一事,情节曲折起落,涉及问题复杂,历来为学者研究所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中,有相当比例是从政治斗争的角度来理解大礼议的。在它们看来,大礼议是初登帝位、年幼无依的朱厚熜运用皇权手腕,打击旧臣,巩固自身地位的一次成功举动。并且,它们对世宗和以张璁为代表的世宗支持者多持赞赏态度,认为其思想先进,敢于挑战保守集团,荡涤了明朝官场,带来了嘉靖朝崭新的政治气象。本文则认为,大礼议固然有其政治斗争的一面,但其核心仍然是礼法之争、情理之争;世宗及其支持者的思想和行为有创新和挑战惯例的色彩,但也存在很多武断、片面和疏漏的成分。在下文中,我们将在分析世宗之失的基础上,指出传位中的礼法独立于皇位继承本身的内在价值。…
An Alternativ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Jesse Jackson’s 1984 DNC Address
但彼此竞争本为良性,理应促成进步而非招致戕害。是故必承续故人汉弗莱之志,以洞察、智慧、经验为此党、此国、此天下之伤敷药止痛,必与对手互谅以相救,重振而前行。…
Keynote | The Renaissance of Sound as A Medium
The prominence of podcast marks the Renaissance of sound as an important medium, and cannot be ignored by anyone who determined not to fall behind the frontier intelligence life. Therefore I hereby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pick up a program …
要求不可能之事的法律——法理课发言稿
上次看很多同学都做了 PPT,搞得我很惶恐。我回去仔细地思考了一下,决定还是不做了。所以就委屈大家听我说几分钟… 继续阅读要求不可能之事的法律——法理课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