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买椟还珠」的选择——得到阅读器体验
在我的心目中,电纸书一直是种非常「佛系」的产品。
之所以这么说,首先是因为电纸书缓慢的迭代速度。与争相堆砌参数、唯恐不能快人一步用上最新硬件的手机行业相比,以 Kindle 为代表的电纸书产品始终不离不弃地用着飞思卡尔的单核处理器(2019 年更新的 Kindle Oasis 3 终于用上了双核处理器)、512MB 内存这样的「古董」级配置,显得格外不思进取。
佛系的产品也培养着佛系的用户。正是因为电纸书代际之间的变化有限,用户也就很难产生强烈的升级动力。相反,多年前的经典型号不仅不容易在硬件上显得落后,反而可能因为设计上的亮点而继续保值、持续吸引购买——十年历史的 Kindle DXG 至今还有一批拥趸;一代 Kindle Oasis 因为轻薄的机身和高质量的皮套收获不少好评,甚至成了二手市场上的「理财产品」。「早买早享受」「买新不买旧」这种普适于大多数码产品的箴言,放在电纸书市场似乎并没有什么说服力。

但近两年,电纸书这块清净之地终究没能避免红尘的纷扰。以博阅、文石等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开始大量推出基于 Android 系统的阅读器,在产品数量、迭代速度、宣传思路上都有向手机行业看齐的倾向。而随着互联网企业将在内容领域的布局向硬件方向延伸,电纸书也成了不少大厂新看中的机遇。一时之间,平静的电纸书市场似乎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不过,尽管我对这类新涌现的 Android 电纸书保持着兴趣和关注,但也一直没有哪款产品让我产生很强的购买动力。毕竟,Android 系统固然有万般好处,也不是点石成金的法宝。如果没有相应的研发、维护实力,简单地给电纸书装上 Android 系统,不仅无法发挥智能系统的扩展性,反而会破坏电纸书原有的纯粹和省电等优势,而国产数码产品往往正是硬件参数有余、软件优化不足。既有产品普遍停留在低版本 Android …